少年情绪。分付东流去。水上浮沤花上露。一霎蜉蝣旦暮。
故人休问弹冠。心随云水同寒。觅得新来活计,笔床茶灶蒲团。
清平乐·吴中柬寄百旃
少年情绪。分付东流去。水上浮沤花上露。一霎蜉蝣旦暮。
故人休问弹冠。心随云水同寒。觅得新来活计,笔床茶灶蒲团。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
吴中:指苏州地区,因春秋吴国而得名。
柬(biàn)寄:书信。
百旃(zhān):指信鸽。
少年情绪:指年少时的情绪和志向。
分付:委托、托付。
东流去:向东流淌而去。这里比喻年少时的情绪像流水一样自然地流逝。
水上浮沤(ōu)花上露:水中的泡子,花瓣上的露珠。
一霎(shà):一会儿。
蜉蝣(fúyóu):昆虫名,生命周期极短,只生活一天或几天。这里比喻人生短暂,如同朝生暮死的蜉蝣。
故人:老朋友。
休问(xiūwèn):不要询问。
弹冠:古时官场得意后脱下官帽,用两手把冠上的灰尘抖落下来,以示廉洁自持。
云水同寒:形容与友人共患难的心情。
活计:生计,生活来源。
笔床茶灶蒲团:形容隐居的生活。
赏析:
这是一首写友情的词。上片起首二句写年少时的轻狂豪迈,以及这种轻狂豪迈所追求的理想抱负。“少年”二字是全篇的总提,“情绪”,即志向,指少年时的追求。“分付”二字,既表明了志向的坚定,也表现了作者对前途充满信心。
“水上浮沤花上露”五句以水中的水泡,花上的露珠作比,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自己少年时的志向之高远、追求之急切,以及由此产生的孤独感和无奈感。“一霎”,即片刻之间,形容时间之短。“旦暮”,指早晚,喻意青春年华的短暂。“蜉蝣”一词出自《庄子·秋水》,原指夏秋间能飞行于空中的昆虫,这里用来比喻人生之短促,犹如朝生暮死。
“故人”三句写与旧友交往的情景,劝慰朋友不必为功名利禄而忧心忡忡。“休问”,意为“不要管”,“弹冠”典出晋人葛洪《抱朴子》中的“青云干翮,不暇弹冠”。本意指官场得意后脱下官帽,用两手把冠上的灰尘抖落下来,以示廉洁自持。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看得很轻,认为只要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名利都无所谓的态度。
下片换头三句继续写与旧友交往的情景。“觅得”,即找到了,指找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新来活计”,指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笔床”、“茶灶”、“蒲团”,都是古人读书写字、品茗论道的生活方式。这三者合起来,形象地描绘出作者隐居生活的场景。
这首词通过对“少年”时期的情感经历的描述,展示了诗人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通过与旧友的交往,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理想生活态度的一面。整首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热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