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风雨遍扬州,买得秋花又一秋。
说是傲霜吾不信,朝来篱下总垂头。

“买菊”是清代诗人焦循的《买菊》一诗中的开篇。全诗如下:

重阳风雨遍扬州,    
买得秋花又一秋。    
说是傲霜吾不信,    
朝来篱下总垂头。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重阳风雨遍扬州,买得秋花又一秋。”

  • 解析: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重阳节时,扬州被风雨所笼罩。在这里,“买得秋花又一秋”表达了作者在重阳节期间购得菊花的情景。
  • 注释: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 赏析:通过“风雨”这一自然现象,诗人巧妙地引入了“重阳”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而“买得秋花又一秋”则展示了他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句:“说是傲霜吾不信,朝来篱下总垂头。”

  • 解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菊花傲霜特性的质疑,但随后以“篱下总垂头”作为回应,显示出菊花并未真正展现出傲霜的姿态。
  • 注释:傲霜,指的是菊花能够在严寒中开放,不屈服于寒冷。
  • 赏析:诗人通过疑问和否定的方式,表达了对菊花傲霜特质的怀疑,同时也揭示了菊花未能完全展现其特性的事实。这种对比和转折,使得诗歌更加引人入胜。

第三句:“说 是傲霜吾不信,朝来篱下总垂头。”

  • 解析: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菊花未能傲霜的观察和感受。
  • 注释:篱下,指的是篱笆下的菊花。
  • 赏析:通过对“篱下总垂头”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菊花未能真正傲霜的失望和不满。这种情感表达,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第四句:“说是傲霜吾不信,朝来篱下总垂头。”

  • 解析:这句诗再次强调了诗人对菊花未能傲霜的观察和感受。
  • 注释:篱头,指的是靠近篱笆的菊花。
  • 赏析:通过重复使用“篱下总垂头”,诗人加强了对菊花未能傲霜的表达和强调。这种反复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紧凑和有力。

焦循的《买菊》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景色和购买菊花的经历,表达了对菊花傲霜特性的质疑和失望。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