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飘泊何所成,扣船但欲为商声。
惟有秋风不世情,昨来江上相和鸣。
落叶哀蝉亦叹息,逋臣嫠妇皆涕零。
此时月白霜露清,我心所感犹和平。
但愁过此多冰雪,其声凛栗难为听。
【注释】
我今飘泊何所成:我如今漂泊,不知归宿在哪里。
扣船但欲为商声:在船上敲着船舷,只想听听商音的节奏。商音是中国古代的五声音阶中的第四种音,相当于现在的do、re、mi等音符。
惟有秋风不世情:只有这秋风不会变通世俗之情。
逋臣嫠妇皆涕零:那些流放在外的臣子和寡妇都流泪悲伤。
此时月白霜露清:在这月色如银、霜露清凉的时候。
我心所感犹和平:我的心中依然保持着平静。
但愁过此多冰雪:却担心从此将遭遇更多冰雪的天气。
其声凛栗难为听:其声音寒冷而凄凉,使人难以忍受。
【赏析】
《送秋》一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作者当时因遭谗被贬到江陵当司马,这首诗就是他在江陵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政治上的不满与悲凉心情,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首联“我今飘泊何所成,扣舷但欲为商声”两句,写诗人自己漂泊无定,心中充满哀愁。他虽然想以击楫高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情,但只是徒劳而已,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心已经远离了家乡。
颔联“惟有秋风不世情,昨夜江上相和鸣”,写秋风无情。诗人用“惟”字强调了秋风的无情,而秋风的无情恰恰表现了诗人的有情,因为秋风无情而更加突出了他的有情,这种有情是一种无奈的情怀。
颈联“落叶丹蝉亦叹息,逋臣嫠妇皆涕零”,写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的悲哀。落叶、哀蝉,都是秋天的象征,落叶归根、哀鸣断肠,都是秋天的常态。而那些流放在外的臣子和寡妇们,看到落叶和哀鸣的虫类,也会感到悲伤流泪。
尾联“此时月白霜露清,我心所感犹和平”,写诗人自己的心情。虽然外面环境艰苦,但是诗人的心依然平静。这是因为他看到了自然的美好和人们的善良,所以他才保持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歌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通过对秋风、落叶、秋蝉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