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碧阑斜。六扇红纱。隔窗曾记唾余霞。昨夜东风吹淡了,一树梨花。
春梦剩些些。那角帘遮。小桃开落谢娘家。溜却玉钗浑不管,爱亸双鸦。

《浪淘沙·帘幕疏疏风透》是南宋词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春梦,下片写惜别之情。上片首二句写梦中之景,“六扇红纱”点明地点与人物;“隔窗曾记”点出梦中情景。“昨夜东风吹淡了”,既写春梦的短暂,又暗示现实的无情。结二句,写梦中之事,“一树梨花”,以花喻美人,暗指闺中之人(即作者妻子)。全词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词人对妻子的深深思念之情。

注释解释:

  1. 十二碧阑斜:十二根碧色栏杆,倾斜着。
  2. 六扇红纱:六扇红色帷幔。
  3. 吐余霞:吐出残存的朝霞。
  4. 东风吹淡了:春风吹得桃花凋谢。
  5. 爱亸双鸦:爱恋下垂的双鬓发髻。
  6. 梦剩些些:梦境已经结束。
  7. 那角帘遮:那面红色的帘子遮着。
  8. 小桃开落谢娘家:小桃花开了又谢了。
  9. 溜却玉钗浑不管:把玉钗丢在一边,也不在意。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上片写梦中所见所闻。“十二碧阑斜”三句,描绘一幅美丽的图画。这画图是作者从梦中看到的。“六扇红纱”“隔窗曾记”两句,说明他曾经不止一次地进入这个梦。“昨夜东风”四句,则描写这个梦中的情景。
    “昨夜东风”三句,写梦中之景。“昨夜东风吹淡了”一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因为东风是春天的风,东风吹过,必然使得“一树梨花”飘零。而“一树梨花”,正是闺中之人的象征。“一树梨花”既已凋零,“那角帘”也必定垂了下来。“小桃开落”两句,则具体描写梦中的情景。“小桃”即“杏”,“小桃开落”即“杏花开花”。这两句写杏花开后,很快便要凋零。“谢娘家”三字,表明杏花的盛开,正是闺中之人的节日。“溜却玉钗”两句,写梦中的情事。“溜却玉钗”说明梦醒之后,自己无心梳妆打扮,连玉钗也被丢在一边,也不在意。“爱亸双鸦”句,则写梦中情事的细节。双鬟下垂,表示柔情蜜意。这里“爱亸双鸦”是说双鬟下垂时,恰好遮住了两颊,使人看了,不禁想起闺中女子的温柔。
    下片写梦醒后的相思和忆念。“春梦剩些些”三句,是说梦醒以后,只有一些残余的梦幻。这残余的梦幻中,有“一树梨花”,也有杏花。这些景物和人事,都是闺中之人的象征。“那角帘遮”两句,承上启下,过渡到下片。这两句说梦醒以后,虽然还想着梦中的景物和人事,但一切都已如梦般地消失了,只剩下眼前的景物。“流落天涯”三字,说明这种思恋之情,已流落到天涯海角。“溜却玉钗浑不管”两句,进一步表现这种思恋之情。“溜却玉钗”是说自己已经无心梳妆打扮。“爱亸双鸦”句,写自己无心梳妆打扮时的样子:双鬟下垂,掩住半面脸颊,使人看了不禁想起梦中的情景。“溜却玉钗浑不管”句,则表现自己对梦中情景的眷恋之情。“爱亸双鸦”句中的“双鸦”、“玉钗”,仍然是指梦中的情景和自己的情事。
    这首词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表达了词人对妻子的深深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