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梅花落似雪,三春杨柳乱如丝。
那堪花柳添愁思,寄与东风总不知。
注释:
二月,即暮春时节,梅花已经凋落,如同雪花一般;
三春,是春天的第三个月,杨柳枝条纷乱如丝。
那堪花柳添愁思,寄与东风总不知。
怎能忍受这花柳带给我更多的忧愁,寄给东风却始终不知道。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暮春时节所感怀的情绪。首句写梅,次句写柳,末句写风,全诗构思精巧,意境优美。
“二月”二字点出季节和时间,而“梅花落似雪”则是诗人对春天的观察,也是他对春天的独特感受。梅花在春天里凋落,就像雪花一样,这本身就是一种美,但却也带来了一种悲伤的感觉。这种悲伤的感觉,可能是由梅花的美丽所引起的,也可能是由春天的短暂所引起的。
接下来的两句,是对柳树的描写。“三春”指的是春天的三个月,而“杨柳乱如丝”则是诗人对柳树的观察。这里,诗人通过描绘柳树的纷乱来表达他内心的混乱和不安。柳树在春天里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开始和希望,但当它们变得纷乱时,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和希望的破灭。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风的感受。“那堪花柳添愁思”中的“愁思”,既指诗人自己的心情,也指那些被风吹散的花柳。这里的“花柳”,既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也是诗人情感的象征。当这些自然景观被风吹散时,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忧郁起来。而“寄与东风总不知”中的“东风”,既指春风,也指诗人的情感。这里的“总不知”,意味着无论诗人将这份忧愁寄托给谁,都无法得到回应或者解决。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含蓄,但内涵丰富,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