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檗篱,合欢树。树成蹊,篱当户。侬身不共合欢时,侬心偏见生离苦。

【注释】

①黄檗(bò):一种落叶乔木,叶子有苦味,可入药。

②合欢树:即合欢树,花红色,果实可食,可制酒,亦可供观赏。

③侬:你。

④偏见:偏心。

⑤生离:指因感情不合而分离。

【赏析】

“花非花”出自唐代诗人齐己《寄人二首》之一,原诗为“花若离枝春必去,人间堪恨不曾愁”,意思是说花儿离开枝丫就失去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人与人分离了就像花儿离开了枝头一样让人感到遗憾和惋惜。这首诗就是以花儿为喻,借以比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变化无常。

本诗是一首情歌。全诗用词精练,意境优美,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和无奈。

首句写景起兴,“篱”与“树”都是主人公的身边之物。第二句紧承“篱”字,描写了篱笆旁边盛开的花朵。第三句则由景入情,写主人公因为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而生出了离愁别绪。最后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因爱生恨的心理。

这首诗的妙处,就在于它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通过景物的变化来表达人物的感情变化过程。从“黄檗篱”到“合欢树”再到“树当户”、“篱当户”,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使人仿佛看到了篱笆旁边的花儿、树上的鸟儿、篱门上的蝴蝶等景物,同时也使人仿佛听到了鸟儿的歌唱声和风中树叶的沙沙声,感受到了花儿、鸟儿、蝴蝶、篱笆等景物的美丽和可爱。

这首诗在语言上简洁明快,富有音乐性。它运用了重复的手法,使诗句更加优美动听;同时,它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诗句的节奏更加明快流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