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粉锈朱,十斛黛、春恩初沐。写不出、苔痕蘸色,兰膏争馥。却拟新螺宵挹露,浪猜幺凤朝迎旭。宝如来、舌上现青莲,清波浴。
花瘦也,藏金屋。花睡也,烧银烛。信玉宜称碧,珠宜名绿。青鬓学来梳未似,翠眉相对羞应簇。便不须秾叶与扶持,风流足。
【注释】
厌粉锈朱:厌恶涂在脸上的脂粉。十斛黛、春恩初沐:用十斛的黛色来描绘春天的恩泽。写不出、苔痕蘸色,兰膏争馥:用“写不出”来描绘苔痕蘸着颜色,兰膏争相吐香的景象。却拟新螺宵挹露:想象新螺夜汲水来。浪猜幺凤朝迎旭:像凤凰那样迎着晨曦。宝如来、舌上现青莲:把佛祖比作青莲。清波浴:像清波那样沐浴。花瘦也,藏金屋:即使花开得再瘦,也要把它藏在金屋里。花睡也,烧银烛:即使花儿睡了,也要点燃银烛。玉宜称碧,珠宜名绿:翡翠是碧绿的美玉,珍珠是名贵的绿色珠宝。青鬓学来梳未似:形容自己虽然学习梳妆,但是不如女子那样美丽。翠眉相对羞应簇:与美女相对,羞愧地不敢直视。便不须秾叶与扶持:不必有繁复的花朵来支撑。风流足:自谓风流潇洒已足。
【赏析】
《满江红》词,是岳飞所作的咏物抒怀词。这首词通过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借以抒发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上片先写花容月貌之美,再写花神风骨之高,最后赞莲花之美。下片则由己及人,由人及花,从不同角度赞美了莲花,表达了自己要像莲花一样保持节操、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
“厌粉锈朱,十斛黛、春恩初沐”,起二句为全词奠定了基调,即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诗经·卫风·硕鼠》:“逝者其耋,尚可奈何?我日啬啬,伊无怒何。”朱熹集传:“日:日出时也;啬啬:忧劳也。”朱熹注:“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问故。子曰:‘季路问事鬼神。’曰:‘何以?’曰:‘以其道可以饮食也与人而已矣,何必归也?’”颜回不愿厚葬,只求一餐之饭即可。而荷花生长于淤泥之中,却不被污泥玷污,正如颜回不愿被世俗污染一样。
“写不出、苔痕蘸色,兰膏争馥”,承上启下,写出了荷花的幽美。“写不出”三字,化用了王维诗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写出了荷花的静。“苔痕蘸色”写出了荷花瓣上泥土的颜色,“兰膏争馥”写出了荷花的清香,进一步写出了荷花的静、雅、幽。
“却拟新螺宵挹露,浪猜幺凤朝迎旭”,这两句是说,作者想效仿新螺子汲取露水的甘甜。“幺凤”即彩鸾,传说中五彩羽毛的凤凰,常用来形容美好之物。“迎旭”即迎朝阳,用来形容荷花迎着朝阳绽放,充满生机。
“宝如来、舌上现青莲,清波浴”,这里作者用佛教中的佛祖比喻莲花。莲花在佛教中是圣洁的象征,所以作者认为莲花就是佛祖。“清波浴”是说莲花像清清的波浪一般沐浴在水中。
“花瘦也,藏金屋;花睡也,烧银烛。”这两句是说,即使是花朵凋零瘦弱的时候,也要把它珍藏在华丽的屋子里;即使是花朵沉沉欲睡的时候,也要点燃银烛来照明。这两句是说,尽管莲花已经枯萎了,但是它依然保持着它的美丽和优雅。
“信玉宜称碧,珠宜名绿”,这两句是用翡翠和珍珠比喻莲花。翡翠是碧绿色的宝石,珍珠是绿色的珠宝,都可以用来形容莲花的颜色。
“青鬓学来梳未似,翠眉相对羞应簇。”这两句是说,虽然作者学习过女子梳妆的技巧,但是还比不上莲花的美丽。因为莲花没有眉毛,所以当它面对莲花时才会显得羞涩不安。
“便不须秾叶与扶持,风流足”,这两句是说,即使不需要华丽的叶子来支撑和衬托,只要能够保持自己的风度和风采就足够了。这两句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对全文主题的高度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