擐甲投戈,过萧寺、晨钟甫歇。想当日、冲冠怒发,满怀忠烈。剑气夜寒阳羡草,笔光阵扫金沙月。拂残碑、遗恨对西湖,同悲切。
淮北耻,终难雪。淮西议,终难灭。叹黄龙未饮,金瓯还缺。潭水秋吟名士句,冰天泪洒英雄血。看阴阴、松柏向南枝,朝双阙。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艺术的能力。鉴赏诗歌语言,主要是看其是否生动,是否富有感染力。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要体会诗人的写作手法;二是要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三是要注意诗中的修辞方法及表达方式。

“擐甲投戈”,意为“穿上铠甲,放下兵器”。这是说岳飞在经过寺庙时,脱去战袍,卸下头盔,准备休息。

“过萧寺,晨钟甫歇”,意为“经过萧寺,清晨的钟声刚停止”。这里描写了岳飞路过萧寺,听到清晨的钟声,想到自己一生戎马生涯,不能尽孝奉养双亲,心中十分难过。

“想当日、冲冠怒发,满怀忠烈”,意为“回想当初,他怒发冲冠,满腔热血,一心报效国家”。这里描写了岳飞当年为国捐躯,忠心耿耿,为国家和百姓舍生忘死的精神。

“剑气夜寒阳羡草,笔光阵扫金沙月”,意为“夜晚剑气凛冽,如同寒风中那片阳羡县的野草一样冷峻;笔光如剑,直指苍穹,扫荡着那明亮的月亮”。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岳飞的英勇无畏。

“拂残碑,遗恨对西湖,同悲切”,意为“抚摸着被风雨侵蚀的石碑,心中充满了悲痛和遗憾,面对美丽的西湖,同样感到悲切”。这里表达了岳飞对国家的担忧和忧虑之情。

“淮北耻,终难雪。淮西议,终难灭”,意为“淮北的耻辱,始终难以洗清;淮西的争端,也始终难以消除”。这里描写了岳飞对国难的关注和忧虑。

“叹黄龙未饮,金瓯还缺”,意为“感叹黄龙还没有喝到,国家仍然不完整”。这里表达了岳飞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潭水秋吟名士句,冰天泪洒英雄血”,意为“站在秋天的潭水中吟诵着那些才子们的诗句,冰天雪地中洒下的眼泪都是英雄的血”。这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岳飞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忧虑之情。

“看阴阴、松柏向南枝,朝双阙”,意为“看着那苍翠的松柏向南伸展着枝叶,向着皇宫的方向生长”。这里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答案】

示例:“我”在游览古刹时,看到岳飞的题壁,不禁想起他当年为国捐躯的壮举。“我”为他的忠诚而感动,也为他的冤屈而痛心。“我”想象着当年的萧寺、晨钟、残碑、西湖、黄龙和金瓯,心中充满了惋惜和悲痛。“我”为国难而担忧,为国家的前途而忧虑。“我”站在秋天的潭水中吟诵着那些才子的诗句,泪水洒落在冰天雪地的英雄身上。“我”想象着苍翠的松柏向南伸展着枝叶的情景,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