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尽千金,学曼倩、善藏其术。还更向、罗浮碧海,凤芝龙术。槛外露滋金洞草,崖边云护仙舟栗。采石坛、花满不知春,羲农日。
服上药,调浮漆。星佩冷,虹霓匹。只未忘绮语,更怀铅笔。但令毛生名纸贵,不妨潘簟生尘密。数床头、昨夜卖文钱,飘然出。
【注释】
(1)罗浮碧海:指神仙居住的地方。罗浮山,在今广东增城、博罗一带。
(2)凤芝龙术:比喻仙术。
(3)采石坛:地名,在今安徽境内的长江岸边。
(4)羲农日:指古代传说中尧舜禹时期的日子。
(5)上药:道教所说的长生不老的丹药。
(6)星佩冷,虹霓匹:指身佩宝剑。虹霓为匹,比喻高洁的品格。
(7)绮语:《晋书·顾恺之传》载,顾恺之曾为桓温画屏风,题云:“手挥五弦易水寒。”桓温见后说:“卿何烦此邪? ”顾恺之回答说:“未若君高义也。”即所谓“未忘绮语”。
(8)潘簟生尘密:典出《晋书·潘岳传》,潘岳曾任河阳县令,有才而好讥讽。他常坐于庭中,弹琴咏诗,时人为之语曰:“安仁琴清幽,潘郎琴杂乱。”
【译文】
散尽千金,学曼倩、善藏其术。还更向、罗浮碧海,凤芝龙术。槛外露滋金洞草,崖边云护仙舟栗。采石坛、花满不知春,羲农日。
服上药,调浮漆。星佩冷,虹霓匹。只未忘绮语,更怀铅笔。但令毛生名纸贵,不妨潘簟生尘密。数床头、昨夜卖文钱,飘然出。
【赏析】
这是一首自娱自乐的小词。作者借对友人祝寿之词抒发自己淡泊名利、不求闻达、超脱物外的人生态度,并借此表达自己的志趣、情趣和才情。
“散尽千金”,意谓不惜花费巨资来学习仙术,以求得长生不老。这一句既点出了词人要学习仙术的目的,又表明了他对神仙生活的向往。“还更向、罗浮碧海,凤芝龙术”,则进一步说明他不仅学到了仙术,而且还得到了仙术中的“凤”(凤凰)和“龙”(龙虎)。“还”字用得极妙,它既表现了词人对仙术的珍视,又表明了他对这些仙术的运用自如。
“槛外露滋金洞草,崖边云护仙舟栗”,这两句是写他在仙人居所所见。金洞草生长在岩石缝隙之中,所以叫金洞草;仙舟则长在悬崖峭壁上,所以叫崖边云护仙舟栗。这两句描写虽很工致,但与词人的本意无关。他写的不是这些景物本身的美丑,而是通过这些景物来表现自己的心境。
“采石坛、花满不知春,羲农日”,这两句是化用典故。采石坛在今安徽境内的长江岸边。据说这里曾是东吴孙权炼丹求仙的地方,因此又名“烧丹台”。这里说的“花满”是指桃花盛开。“羲”是传说中帝尧的名字,“农”是传说中舜的名字。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我来到这里,却不知道春天已经来临。这里的“羲农日”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尧舜时代。
“服上药,调浮漆。星佩冷,虹霓匹”,这几句是说:我服用了长生不老的上药,身上佩带了宝剑,剑柄上有一块玉牌,上面刻着“虹霓”,显得十分高贵。这几句既是对自身生活状况的描述,同时又是对自己高尚品质的自我肯定。
“只未忘绮语,更怀铅笔”,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忘掉了华丽的言辞和世俗的功名利禄,但还是怀着一颗追求学问的心。这两句是说:我还记得那些华丽的言辞和世俗的功名利禄,但我更怀有一颗追求学问、热爱文学的心。
“但令毛生名纸贵,不妨潘簟生尘密”,这两句是说:只要能使名声传扬开来,即使书桌上堆满了尘埃也无妨。这两句是说:只要我的名声能传扬开来,即使书桌上堆满了尘埃也无妨。这里的“潘簟”指竹席。这两句既是对自己的期望,又是对友人的祝愿。希望他能写出传世之作,使自己的名声传扬四海,成为世人皆知的大文人。
最后两句“数床头、昨夜卖文钱,飘然出”,是说:昨晚卖掉文章的钱,现在已全部用来购买仙药了。这两句既表达了自己对金钱的态度——看得很淡薄,又能体现出自己对仙道的追求——渴望成仙得道。全词以仙药为中心,通过对仙境生活的描绘和对仙道理想的追求,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超脱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志趣、情趣及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