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愁猋忽剪缄前,相望堂堂岁渐捐。
来日大难遗我辈,旷怀为别苦中年。
音书涉腊成追寄,性命于时但苟全。
未欲旁人窥此意,暗风吹雪落吟笺。

【注释】

得子贞书:得到你的回信。

客愁猋忽剪缄前:客居异乡,思念家人,忧愁如暴风骤起,心情急切地想要打开信封。

相望堂堂岁渐捐:我们相隔遥远,年华渐逝。

来日大难遗我辈:来日或许有大难临头,我们这些人恐怕难以幸免。

旷怀为别苦中年:心中惆怅,因离别而感到痛苦,正值中年。

音书涉腊成追寄:在腊月收到你的消息。

性命于时但苟全:在世时,只求保全性命。

未欲旁人窥此意:不希望旁人知晓我的真实想法。

暗风吹雪落吟笺:风雪交加,落在诗笺上。

【赏析】

此诗作于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冬,诗人从家乡出发往京城大都(今北京),途经山东、河南一带,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

首联“客愁猋忽剪缄前,相望堂堂岁渐捐”,写旅途的艰辛和对家国的忧虑。“客愁”“猋忽”表现了诗人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无助,“剪缄前”则表明诗人急于想见亲人。“相逢何日”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家的心情。“堂堂”形容岁月易逝,“岁渐捐”意味着时间飞逝,年华老去。

颔联“来日大难遗我辈,旷怀为别苦中年”,抒发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内心的焦虑。“大难”指国家可能面临的灾难,“遗我辈”表示诗人担心自己无法逃避这场灾难。“旷怀”即胸怀,“苦中年”表达出诗人因担忧国事而内心痛苦的无奈。

颈联“音书涉腊成追寄,性命于时但苟全”,诗人通过信使传达消息的方式与亲人告别,同时表现出对生死的淡然态度。“音书”指书信,“涉腊”指的是农历腊月。“追寄”说明信件是在腊月时发出的,暗示诗人在腊月时收到了亲人的来信。“性命于时”表示人的生命短暂,只能苟且度日。

尾联“未欲旁人窥此意,暗风吹雪落吟笺”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不愿他人了解自己真实想法的决心。“暗风吹雪落吟笺”,用“风雪”比喻外界的艰难困苦,而“吟笺”则表明诗人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整首诗以诗人的情感为主线,展现了他在外漂泊时对家的思念以及对未来国家的担忧。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的态度和坚持自己的信念的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