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舣扁舟藏壑去,却从沧海见尘飞。
盈盈一水经秋别,落落斯堂与世违。
鸟兽同群知有托,江湖满地竟安归。
买山吾已输君早,何独伤心柳十围。

《甲寅二月南归过邓尔雅为题水周堂图》是一首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著名诗人黄节所作的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描绘了作者在归途中的心情及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的开篇“欲舣扁舟藏壑去”,通过“欲”字表达了作者迫切想要离开的愿望,而“舣”指的是把船靠岸停下的意思,这里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准备乘船离去的场景。紧接着,诗句“却从沧海见尘飞”,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海面上的浪花比喻为飞散的尘埃,展现了大海浩瀚而变幻莫测的特质。

接下来的“盈盈一水经秋别,落落斯堂与世违”,则通过对“盈盈一水”(指一条清澈的小河流)和“落落斯堂”(指一座孤独的古代书房或学堂)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于世俗之外的情感,体现了作者对于与世隔绝、回归自然生活状态的向往。此外,诗句“鸟兽同群知有托,江湖满地竟安归”中,通过将鸟儿和野兽比作同类,强调了自然界生物之间相互依靠、和谐共存的状态。同时,“江湖满地竟安归”表达了作者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归宿,体现了他对归隐生活的满足与安心。

“买山吾已输君早,何独伤心柳十围”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能够及早实现归隐愿望的喜悦,同时也透露出自己虽已拥有一定物质财富,却仍感空虚和悲伤的情绪。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深刻地触及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题。

《甲寅二月南归过邓尔雅为题水周堂图》不仅以其精湛的语言艺术展示了黄节深邃的思想感情,还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绘传递了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层思考。这首诗不仅是黄节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其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写照。通过深入理解这首诗,不仅能更好地领略到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智慧。赏析部分结束语: 黄节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的波动,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以及个体在历史洪流中所扮演的角色与选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