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尚未霜,北风振林卉。
坐有南行者,对此志菲菲。
去秋送吾子,雪后腊无几。
兹来别尤速,匝月弗及朏。
栖栖子何就,意耻貂续尾。
吾徒达是非,举世已不韪。
经冬岁恒燠,天道亦所匪。
子归湖上居,怀子在葭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篇的理解和默写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另外注意一些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的写法。如“菲菲”“达”“匪”,理解诗句的内容才能更好的记忆诗句。

【译文】

十月尚未见霜雪,北风把树林中的草木吹得摇曳。你坐着的时候有南来的客人,他们对此感到志气勃勃。去年秋天我送你走的时候,大雪刚停不久,这次你来得更急促,不到一个月就回来了。你急于归去,心里很惭愧。我们到达是非之地,世上人已经不认为是错的了。寒冬已过,天暖如春,这是自然规律。你要回去住在湖上,我怀念你在芦苇里生活的日子。

【注释】

①南行者:指马夷初,当时在南方任职。

②志菲菲:志气蓬勃的样子。

③吾子:你,这里称马夷初。

④兹来别尤速;这回来得更急促些。

⑤匝月弗及朏(fěi):“匝”同“匝”,满;“朏”是新月的意思。意思是说,不到一个月就回来了。

⑥栖栖:形容急迫的样子。

⑦子何就:你为什么要这样急着回家呢?

⑧意耻:以……为耻。

⑨吾徒:我的同伴。

⑩达是非:达到正确的道理和是非。

⑪举世:全天下的人。

⑫天道:自然的法则或常理。

⑬匪:通“非”。

⑭葭苇:芦荻丛生的地方,即水边草野。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送友人南归的情景。诗一开篇,便从时间写起,说明诗人送别马夷初已是深秋时节,此时还没有见霜雪,天气还很温暖。接着写马夷初急于要回南方,他坐等朋友的到来,显得十分高兴。诗人用“志菲菲”三字来形容他,可见他对马夷初的归去十分高兴,也表现了自己与马夷初的深厚友情。然后诗人又写了自己送别的感慨。“去秋送吾子,雪后腊无几”,去年冬天送别马夷初时,正是大雪过后不久,而这一次,马夷初却来得特别快,不到一个月就回来了。诗人由此联想到自己与马夷初一样都是远离家乡,不能常相见,因而不免产生一种怅惘的心情。

诗人又写了对马夷初的慰勉之词。他说:“栖栖子何就,意耻貂续尾。”马夷初急着要回家,是因为他不愿像那些附庸风雅之徒那样,在身上穿着貂皮衣而尾巴却长长地拖在地上。诗人劝慰马夷初说,你不必自卑,因为你并不是那种附庸风雅之徒。最后两句“吾徒达是非,举世已不韪”,诗人又说,我和你的交往是正直的,我们并不违背世俗的常理。因此,即使世人都不以为忤逆,那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和马夷初的交往以及送别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自己的旷达襟怀。全诗语言质朴,情真意切,意境高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