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车书是一家,关门依旧隔中华。
已看文字经重译,更裂军繻过五花。
草木萧萧归野烧,乾坤漠漠老荒沙。
庭闱直在黄龙北,日暮愁听塞上笳。

【注释】

谁料:谁知。车书是一家:指统一,像古代的九州一样。关:指函谷关。

重译:经过两次或三次翻译,才能使外国使者了解中国的风俗和语言。五花:五彩缤纷的样子。这里指军装的颜色。

萧萧:形容草木被烧后,发出的声音。乾坤:天地。漠漠:空旷无际的样子。荒沙:边塞荒凉的地方。庭闱直在黄龙北:指长安皇宫就在函谷关的北方。庭闱:宫廷、朝廷。黄龙:指唐朝,唐玄宗曾封禅泰山,立碑于山上,刻其名号,称为“黄龙”,所以长安又叫黄龙宫。

笳:胡笳,北方少数民族吹奏的乐器。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以出关作结,表明自己虽然离开了长安(当时为行伍之地),但仍然关心着国家的安危,希望有朝一日能收复失土。全诗意境苍茫雄浑,慷慨悲凉,感人肺腑。

首联点明离别的时间和地点——出关。诗人出关之时,正是国家多事之秋。此时,长安城已不再是昔日的长安城了。长安城的门户已经关闭,人们只能远走他乡,去抗击异族侵略者的猖狂进攻。

颔联写诗人离开长安时的情景。由于长期战争的需要,长安城中的许多书籍都已被翻译成外文,以便在战争中使用。然而,当这些书籍再次运到长安时,却已是面目全非了。这真是令人感到痛心疾首啊!而那些曾经在战场上厮杀的将领们,如今也都已经换上了五花大氅,准备过五花马、千骑宴的逍遥生活了。

颈联写诗人离开长安后所看到的景象——草木凋零,大地荒芜。这时的长安城已不再是昔日的长安城了。长安城的城门依然紧闭着,仿佛是在告诫人们:战争还没有结束,千万不要放松警惕啊!

尾联写诗人离开长安后所听到的消息——日暮时分,他听到从塞上传来阵阵胡笳声。这声音让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哀伤。它似乎是在向人们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同时也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国难家仇,要时刻保持警惕,为保卫祖国而努力奋斗。

这首诗是诗人出关前所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性。全诗意境苍茫雄浑,慷慨悲凉,感人肺腑。通过对长安城的描述和对胡笳声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战火纷飞的时代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