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峡暗秋月高,紫云一片沈江皋。
欲散不散能坚牢,风纹水纹相周遭。
穷渊蕴结而甄陶,石工下缒斤斧操。
诛求窟穴驱鲸鳌,羊肝鲜割微腥臊。
拊不留手濡其膏,白叶芭蕉青葡萄。
中有浮动千溪毛,纱帷画静松风颾。
琉璃匣底鸣嘈嘈,夜郎之波牂牁涛。
百川砥柱归宣毫,赓金石声宁非豪。
《端砚》
羚羊峡暗秋月高,紫云一片沈江皋。
欲散不散能坚牢,风纹水纹相周遭。
穷渊蕴结而甄陶,石工下缒斤斧操。
诛求窟穴驱鲸鳌,羊肝鲜割微腥臊。
拊不留手濡其膏,白叶芭蕉青葡萄。
中有浮动千溪毛,纱帷画静松风颾。
琉璃匣底鸣嘈嘈,夜郎之波牂牁涛。
百川砥柱归宣毫,赓金石声宁非豪。
注释与赏析:
- 羚羊峡暗秋月高:“羚羊峡”是地名,位于中国南方山区,这里用“秋月高”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夜晚山景,暗示着一种深远和幽静的氛围。
- 紫云一片沈江皋:“紫云”常用以形容天空中的晚霞或者云雾,此处可能指代某种紫色的纹理或色泽;“沉江皋”则描绘了一种深邃且广阔的景象。
- 欲散不散能坚牢,风纹水纹相周遭:这句诗描述的是一块质地坚实而又不易破碎的石材,其表面有着自然的纹理交错,如风和水的流动痕迹。
- 穷渊蕴结而甄陶,石工下缒斤斧操:这里的“穷渊蕴结”形容石头内部的结构复杂而紧密;“甄陶”意味着筛选和打磨的过程;“石工下缒”和“斤斧操”则是在雕刻过程中使用的工具。
- 诛求窟穴驱鲸鳌,羊肝鲜割微腥臊:这里的“诛求窟穴”指的是挖掘或开采的动作;“鲸鳌”是巨大的海洋生物,这里可能是比喻巨大的石头;“羊肝鲜割”则是一种比喻,意指切割时刀口的锋利。
- 拊不留手濡其膏:这句话表达了触摸这块石头时的感觉,像是抚摸到了它的精华或油脂。
- 白叶芭蕉青葡萄:这里的“白叶”和“芭蕉”可能指的是石头表面的白色斑点,就像叶子和芭蕉叶上的斑驳;“青葡萄”则可能是形容石头表面的绿色或青色的痕迹。
- 中有浮动千溪毛:这句诗描述了石头内部有类似溪流中漂浮的细毛一样的纹理。
- 纱帷画静松风颾:这里的“纱帷”可能指的是一种轻软的材料制成的屏风或者窗帘;“画静”表示这幅屏风上的画面静止不动,给人一种平静的感觉。
- 琉璃匣底鸣嘈嘈:这里的“琉璃匣底”可能指的是一个精美的盒子或容器,用来存放这块宝石或玉石;“鸣嘈嘈”形容了盒子内部发出的声响。
- 夜郎之波牂牁涛:这里的“夜郎”和“牂牁”都是古代的地名,分别指的是今天的贵州省和云南省一带;“波涛”形容了这些地区的河流湍急,如同波涛一样。
- 百川砥柱归宣毫:这里的“百川砥柱”可能是指江河中的巨石作为堤坝,用以保护水流;“宣毫”则是古代的一种毛笔,这里可能是在描述这种毛笔的品质。
- 赓金石声宁非豪:这句话可能是在赞美这块石头的声音(如同金石般清脆悦耳),同时也在表达它所蕴含的精神或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