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眼无埃壒,苍茫入素秋。
万家斜照外,千古大江流。
金碧翔霄表,虬龙压石头。
长安称雁塔,此亦旧皇州。

【注释】:

登报恩寺塔绝顶

到眼无埃壒(yì,尘埃),苍茫入素秋。

万家斜照外,千古大江流。

金碧翔霄表,虬龙压石头。

长安称雁塔,此亦旧皇州。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的《登宝应台歌》,是一首怀古抒怀诗。全诗四句,写登上宝应台远眺时所见所感,首联写远景,颔联写近景,颈联写近中远结合的景色,尾联写感慨和希望。
“到眼无埃壒(yì,尘埃)”:意思是放眼远望,没有一点儿尘垢。埃壒,尘土。这句写出诗人视野开阔,登临高塔远望,但见万里无尘埃,一片清朗景象,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苍茫入素秋。”苍茫,广阔无边的样子,素秋,秋天。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处,只见天高气爽、云淡风轻,大地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仿佛整个秋天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秋色之中,给人以无限遐想。
“万家斜照外,千古大江流。”万家,指众多人家,这里指京城长安附近的百姓。斜照,傍晚的余晖。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从远处俯瞰,只见夕阳西下,万家烟火袅袅升起,长江水流绵绵无尽。这里诗人把目光投向了远方,将眼前所见之景与心中所想之景相联系,既表现了诗人的视野之广,也体现了诗人的胸怀之壮阔。
“金碧翔霄表,虬龙压石头。”金碧,形容色彩华丽,此处指寺庙。翔霄表,直冲云霄。虬(qiú)龙,形容蜿蜒曲折。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登上宝应台,远远望去,只见寺庙金光闪耀,巍峨壮观;而那盘旋蜿蜒的山峰犹如蛟龙一样,屹立在山石之上。诗人通过这两句的描写,展现了宝应台所在之处地势之险峻,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长安称雁塔,此亦旧皇州。”“长安”,即今天的西安。雁塔,唐代长安城东南的一座塔名,是佛教圣地之一。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登上宝应台远眺,只见长安城的雁塔巍峨耸立,那是昔日皇朝的旧地。诗人在这里通过雁塔这一象征物来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宝应台远眺所见所感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