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独坐北楼北,双眼炯炯张虬须。
跳梁小鼠敢肆恶,公然裂毁无完肤。
迩来雕瘵渐苏息,无人收拾前规模。
东坡已往仲谋死,起人忠义谁匡扶?
金狄摩挲事如昨,铅水清泪流已枯。
我来凭吊空恻怆,呀呀屋上啼寒乌。
【解析】
“铁汉楼”,即北固楼,位于江苏镇江北固山。据《一统志》载:“北固山在城西北一里,一名北顾山。……宋时有铁人立于此,故名铁汉楼。”这是一首吊古伤今诗,诗人通过凭吊北固楼,表达了他对北宋灭亡的悲痛与对南宋苟安江南的愤懑之情。
第一层(起),写登临凭吊。首句写“先生”登临凭吊的情景。“独坐北楼”,突出了北固楼的险要和重要地位。“双眼炯炯张虬须”,写“先生”登上高楼后,目光如炬,神情凛然,目光炯炯,神采飞扬,气宇轩昂。这两句是诗人对“先生”的形象描写。
第二、三句,写登临凭吊所见的“跳梁小鼠”。作者面对被破坏的遗迹,愤怒地指责“跳梁小鼠”“敢肆恶”,公然“裂毁无完肤”,“跳梁”,形容鼠辈猖獗的样子。“公然裂毁无完肤”,是说这些鼠辈毫无顾忌,肆意破坏,把楼体都破坏了。“裂”字用得生动形象。
第四句紧承上文,抒发吊古伤今之感慨。“迩来雕瘵渐苏息”,指北宋王朝已走向衰亡。“雕”指雕饰,这里指装饰华丽、华而不实的东西。“瘵”,疾病,比喻衰弱、颓废。“苏息”,停止,这里指衰落。“无人收拾前规模”一句,是对北宋覆亡原因的深刻揭示。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只顾享乐,纵情声色,荒淫无耻,不理朝政。他们不思进取,只知享乐,致使北宋积重难返,终于走向衰亡。这句是说:北宋王朝已走向衰亡,没有人收拾恢复旧日规模。
第五、六句,由吊古伤今转入抒发议论。“东坡已往仲谋死,起人忠义谁匡扶?”这是说:东晋王导曾辅佐过司马氏建立西晋王朝,为保持国家统一作出了贡献。然而他临终时嘱咐儿子:“若不得不去,当出其户;若不得不去,当屏其户;吾若不处此屋,汝勿易存也。”后来,司马氏篡夺了东晋政权,建立了偏安江左的东晋小朝廷。司马氏集团内部争权夺利,尔虞我诈,残酷屠杀异己。王导的儿子王敦就乘机杀害了王导及其家族。“仲谋”指孙权。《三国志·吴志·孙讨夷传注》中记载:“权为人朗疏好士,见奇于吕蒙、陆统、诸葛瑾等,皆与之友,后称‘江东三俊’。”意思是:孙权为人光明磊落,善于纳士,他与周瑜、鲁肃、诸葛亮等人结为好友。后来,孙权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巩固了江东政权。“起人忠义谁匡扶?”是说:如今像东晋王导那样的忠诚义气之人,还有谁能够扶持国家呢?“谁匡扶”指谁来挽救国家危局。这句是说:现在像东晋王导那样的忠诚义气之人,已经没有了,谁能够拯救国家危局呢?这一句是全诗的核心。它既表现了诗人对北宋灭亡的痛心疾首,又表现了诗人对南宋苟安江南的愤懑之情。
最后两句,写空谷回音,以物喻人。“金狄摩挲事如昨,铅水清泪流已枯”,这是诗人对“先生”当年壮志未酬、忧国忧民的深切感叹。金狄,指代金人入侵。“铅水清泪流已枯”,是说:如今金人已经侵略中国,留下的只有满地狼藉的废墟了。“铅水”指眼泪,暗喻泪水。“清泪流已枯”是说:如今留下的只有干涸的泪水了。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南宋苟安江南的愤懑之情,又表现了诗人对南宋苟且偷安的不满和担忧之情。
【赏析】
此诗作于淳熙六年(1179)中秋之夜,诗人因感念“先生”——岳飞,登北固山凭吊。诗中既有吊古之情,又有伤今之意;既有爱国之志,又有忧国之心。全诗语言凝炼精警,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佳品。
开头四句,写登临凭吊。“独坐北楼北,双眼炯炯张虬须。”“独坐北楼北”,突出了北固楼的险要和重要地位。“双眼炯炯张虬须”,写诗人登上高楼后,目光如炬,神情凛然,目光炯炯,神采飞扬,气宇轩昂。这两句是诗人对“先生”的形象描写。
第二、三句,写登临凭吊所见的“跳梁小鼠”。“跳梁小鼠”,形容鼠辈猖獗的样子。“跳梁”,形容鼠辈猖獗的样子。“公然裂毁无完肤”,“跳梁”,形容鼠辈猖獗的样子;“裂”,指毁坏的意思,“无完肤”,指完全毁坏的意思。这两句是说:那些鼠辈毫无顾忌,肆意破坏,把楼体都破坏了。“跳梁”,形容鼠辈猖獗的样子;“裂”,指毁坏的意思,“无完肤”,指完全毁坏的意思。这两句是说:那些鼠辈毫无顾忌,肆意破坏,把楼体都破坏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跳梁小贼们毫无顾忌,肆意破坏,把楼体都破坏了。)
第四句紧承上文,抒发吊古伤今之感慨。“迩来雕瘵渐苏息”,指北宋王朝已走向衰亡。“雕瘵”,指雕饰华丽、华而不实的东西,这里指装饰华丽、华而不实的东西。“苏息”,停止,这里指衰落的意思。“迩来”,近来的意指,这两句的意思是:最近,那些雕饰华丽的、华而不实的东西,渐渐停止了。这一句是说:最近,那些雕饰华丽的、华而不实的东西,渐渐停止了。(这一句的意思是:最近的那些雕饰华丽的、华而不实的东西,已经停止了。)
第五、六句,由吊古伤今转入抒发议论。“东坡已往仲谋死,起人忠义谁匡扶?”这是说:东晋王导曾辅佐过司马氏建立西晋王朝,为保持国家统一作出了贡献。然而他临终时嘱咐儿子:“若不得不去,当出其户;若不得不去,当屏其户;吾若不处此屋,汝勿易存也。”后来,司马氏篡夺了东晋政权,建立了偏安江左的东晋小朝廷。司马氏集团内部争权夺利,尔虞我诈,残酷屠杀异己。王导的儿子王敦就乘机杀害了王导及其家族。“仲谋”指孙权。《三国志·吴志·孙讨夷传注》中记载:“权为人朗疏好士,见奇于吕蒙、陆统、诸葛瑾等,皆与之友,后称‘江东三俊’。”“伯符”指孙权。孙权是东吴的创始人之一。“江东三俊”是指周瑜、鲁肃、诸葛亮三人。这两句是说:现在像东晋王导那样的忠诚义气之人,已经没有了;像东晋王导那样的忠诚义气之人,也已经不存在了。(这两句的意思是:现在像东晋王导那样的忠诚义气之人,已经没有了;像东晋王导这样的忠诚义气之人,也已经不存在了。)
最后两句,写空谷回音,以物喻人。“金狄摩挲事如昨,铅水清泪流已枯”,这是诗人对“先生”当年壮志未酬、忧国忧民的深切感叹。“金狄”,指代金人入侵。“摩挲”,抚摸的意思。这两句意思是:如今金人已经侵略中国,留下的只有满地狼藉的废墟了。“铅水”,指眼泪,暗喻泪水。“清泪流已枯”,是说:如今留下的只有干涸的泪水了。这两句既是诗人对南宋苟安江南的愤懑之情的表现,又是诗人对南宋苟且偷安的不满和担忧之情的表达。(这两句的意思是:如今金人已经侵略中国,留下的只有满地狼藉的废墟了;留下的只有干涸的泪水了。)
全诗语言凝练精警、意境深远、感情真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