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瓮盎中,仰看飞鸟度。南山北山云,千株万株树。
但见山中人,不见山中路。樵者指以柯,扪萝自兹去。
句曲上层霄,马蹄无稳步。忽然闻犬吠,烟火数家聚。
挽辔眺来处。茫茫积翠雾。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语言风格和思想情感的把握,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诗是一首写景小诗,作者通过“身在瓮盎中,仰看飞鸟度”二句描绘了一幅山中人居高临下俯瞰山中景色的图景;三、四句又描写了“樵者指以柯,扪萝自兹去”,表现了山中人的隐逸情怀;五、六句则写出了山中人家聚落的景状;七、八句描绘了山中人归途所见的景致。全诗结构紧凑,意境优美。

【答案】

译文:

我身处瓮盎之中,仰望飞翔的鸟儿掠过天空。南山北山的云,千株万株的树,只见到山中的行人,不见那山中的道路。樵夫指点着树枝,攀上藤萝就离开。

山的上层是青云之上,马蹄无法稳定地停驻。忽然听到犬吠声,烟火缭绕数家聚集。

挽住缰绳眺望来时路,一片茫茫积翠雾。

赏析:

首联“身在瓮盎中,仰看飞鸟度”,诗人置身于瓮盎之间,俯视飞鸟掠过。这一景象虽不新鲜,但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颔联“南山北山云,千株万株树”,写诗人居高临下看到的南山、北山之云,以及千株万株树木。这两句写得平实无奇,但诗人从高处俯瞰所看到的山中景色,却是十分真切。颈联“但见山中人,不见山中路”,写山中人隐居山中。尾联“樵者指以柯,扪萝自兹去”,写樵夫在树枝上指点着方向,攀上藤萝就离开。这是诗人在山中所见的一幕。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小诗,诗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对山中居者与行者的不同观察角度,展现了山中人隐逸的生活情态。诗人用笔简练,语言通俗,读来令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诗中虽然只是写了几处风景,但都写得十分细腻,如“青石关”“层霄”“积翠雾”等词,都给人以美的享受。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朴素,意境优美,是写景诗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