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露铜驼,再回首、已伤心极。剩禾黍、高低几处,人民非昔。信国慨时丁百六,鄂王悯乱行三十。听鸡鸣、风雨夜潇潇,猜来日。
茫茫恨,何当涤。盈盈泪,空横臆。料功名富贵,更不相逼。水远山长谁是主,鸟啼花落春无迹。应同怜、诗酒了今生,衫儿碧。

满江红·酬蜕盦见寄

草露铜驼,再回首、已伤心极。剩禾黍、高低几处,人民非昔。信国慨时丁百六,鄂王悯乱行三十。听鸡鸣、风雨夜潇潇,猜来日。

茫茫恨,何当涤。盈盈泪,空横臆。料功名富贵,更不相逼。水远山长谁是主,鸟啼花落春无迹。应同怜、诗酒了今生,衫儿碧。

注释:

  1. 元韵:指用元代诗词的押韵方式。
  2. 蜕盦:指作者的书房或居所。
  3. 丁百六:这里指农历六月十二日,也称为丁未日,因为这一天是丁年的最后一天。
  4. 鄂王:指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字鹏举,曾被封为鄂王。
  5. 衣儿碧:这里指诗人的衣服,绿色如翠玉般晶莹剔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酬答之作,作者在收到友人的来信后,写下了这首《满江红》以作回应。整首诗充满了悲凉之情和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首句“草露铜驼,再回首、已伤心极”描绘了诗人看到铜驼(古代的一种门环)上覆盖着露珠的情景,心中涌起了无尽的悲伤。这种悲伤来自于时光的流逝,也来自于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颔联“剩禾黍、高低几处,人民非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他看到虽然稻谷已经收割完毕,但土地上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人民的生活并没有恢复到从前的状态。这既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也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颈联“信国慨时丁百六,鄂王悯乱行三十”中的“信国”指的是南宋时期抗金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鄂王”则是指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这里通过提及两位民族英雄的名字,强调了他们为国家的付出和个人的牺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英雄的敬仰之情。
    尾联“水远山长谁是主,鸟啼花落春无迹”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是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个信息:尽管历史会留下痕迹,但人们仍然需要不断地前行,去寻找属于自己生活的新天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