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弄轻柔,花落人消瘦。杜宇声声听已愁,况是黄昏候。
新月自娟娟,不似眉痕皱。晓起临妆学画伊,得展愁容否。
【注释】
杨柳弄轻柔:杨柳枝条柔软地随风摆动。
花落人消瘦:花儿落了,人也消瘦了。
杜宇声声听已愁:杜鹃的鸣叫声一遍又一遍地传来,让人感到十分忧愁。
况是黄昏候:更何况又是傍晚时分呢?
娟娟:月色皎洁的样子。
眉痕皱:指眉头微蹙,表示心事重重。
晓起临妆学画伊:早晨起来梳妆打扮时,想模仿她来画眉。
【赏析】
这首词写闺中少妇对远方情人的思念。开头三句,以“杨柳”、“花”、“杜宇”,勾勒出一幅春景图画,烘托出一个伤春的少妇形象。“花落”一句点明季节,暗示女子因离别而日渐消瘦。“杜宇声声”二句进一步渲染了少妇的离愁别恨。“黄昏候”三字点明时间,也暗喻少妇的孤独和凄凉。“娟娟”二句,写少妇为远别的丈夫画像,借画眉以抒相思之情。最后两句是全词主旨,表达了少妇在寂寞的黄昏中,思念情郎、盼望团圆的渴望心情。
这是一首抒情小令,写的是一位闺中少妇对远行丈夫的怀念与相思之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景中寓情。
首句“杨柳弄轻柔”,以杨柳的柔媚之姿写出春天景色之美好。杨柳,是春天的标志,也是离别的象征。这里用一“弄”字,写出了杨柳随风摇曳的姿态,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轻”字,既写出了柳枝的特点,又表现了主人公的心情轻松愉悦。
“花落人消瘦”二句,是说随着春天的到来,花儿凋谢了,而人也变得消瘦了,这更增添了离别的愁苦。“花落”一词,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花落”二字,既点明了时节,又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无依。
第三句“杜宇声声听已愁”,是说杜鹃鸟的啼叫声一声紧似一声,让人听得心烦意乱,愁上加愁。这里以“杜宇”自比,将自己的情绪投射到了杜鹃的身上。“杜宇声声”二句,既是实写,也是象征。这里的“杜宇”,既指杜鹃鸟的啼叫声,又指自己内心的愁苦之声。
第四句“况是黄昏候”,是说更兼黄昏时分,天色渐暗,更加增添了一份孤独和凄凉。“黄昏候”三字,既点明了时间,又暗示了主人公的心情更加忧郁。
第五句“新月自娟娟”,是说一轮明亮的月亮高悬天空,洁白如玉。这里以新月自比,既表现了自己的清高纯洁,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凄凉。“不似眉痕皱”,是说自己虽然长得清秀美丽,但眉毛却没有丝毫的弯曲,没有一丝忧愁的痕迹。这句诗表面上是在赞美自己的美貌,实际上是在以美掩饰内心的悲伤。
第六句“晓起临妆学画伊”,是说在晨曦初现的时候,自己起床梳妆打扮,试图通过画眉来掩饰自己的愁容。这里的“伊”,既指自己心爱的人,也指对方的名字。这句话既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对方情感的间接表达。
最后两句“得展愁容否”,是问对方是否能够展露自己的愁容。这里既表现出了主人公对对方的牵挂,也表达了自己的期盼之情。整篇词通过描绘一幅春日图景,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