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客。行客。怕听枝头啼鴂。归来又起离愁。
独坐思亲泪流。流泪。流泪。镜里容颜憔悴。

【注释】

行客:指在外做官的人。调笑令:词牌名。

枝头啼:在枝头上啼唤。

归来:回到家乡。

又起:又添上。

离愁:离别的愁绪。

独坐思亲泪流:独自坐着思念亲人,眼泪不停地流着。

镜里容颜憔悴:在镜子里面看到自己的容颜变得憔悴了。

【赏析】

《调笑令》是一首小令词。这首词写的是一个远游他乡的官员,听到树上鸟儿啼叫的声音,就感到一种归家不得、离愁难抑的伤感情绪。全篇以“泣”字为线索贯穿始终,通过写其“独坐思亲泪流”、“镜里容颜憔悴”等情态来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之情。

上片首句“行客”,点明主人公的身份。“行客”即在外做官的人。次句“怕听枝头啼鴂”,是说这个行客最怕听到树上鸟儿的啼声。因为啼鸟之声,往往令人想起故乡。古人常以杜鹃啼血来比喻哀怨的别离之情。这里则借啼鸟声来反衬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悲愁。三、四两句“归来又起离愁。独坐思亲泪流。”写他听到啼鸟后所生之愁。“归来又起离愁”一句,承“怕听枝间啼鴂”而来,言其因怕闻而止,但终未止住。“又”字表明此愁非一朝一夕而生,而是长年累月的忧思所致。“又起”说明此愁并非一时所能释解。“独坐思亲泪流”一句,承上“又起离愁”而来,言其独坐时,不禁泪水涟涟,思虑万千。这二句话,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这位行客的内心活动:一方面是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另一方面是对朝廷政事的关注和忧虑。这种情感的复杂交织,构成了这首词深沉婉曲的感情基调。

下片前两句“流泪。流泪。”写其“独坐在房中思亲”。这两句用反复的手法,强化了思乡之情的强烈程度。“流泪”二字重复两次,使感情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接着,“镜里容颜憔悴”,进一步刻画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这一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既写出了他的外貌特征,又表现了他内心的苦闷。最后两句“调笑令”。这是词的题目,也是词的结尾。从题目上看,它与上片的内容似乎并无关联;但从词作的结构来看,它却是全词的关键所在。上片写了他的离愁别恨,下片写了他的孤寂无聊。那么,他究竟为何而“调笑令”?联系上文可知,他是因为“独坐思亲泪流”而感到孤单寂寞,因此才以戏谑之语来自我安慰。这样看来,“调笑令”不仅与上片的“独坐思亲泪流”紧密相关,而且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时,从全词看,它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整首词达到了一个高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