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扉近俯绿杨湾,回首风尘此倦还。
老境逼来将白发,宦途尽处是青山。
署门客散无投刺,退院僧高自掩关。
只有梦魂难恝处,君恩犹未削朝班。

归田即事

柴扉近俯绿杨湾,回首风尘此倦还。

老境逼来将白发,宦途尽处是青山。

署门客散无投刺,退院僧高自掩关。

只有梦魂难恝处,君恩犹未削朝班。

【注释】

柴扉:柴草编成的门。

俯:看。

绿杨湾:水边的杨柳环绕的地方。

回首:回头看。

风尘:指仕途上的纷扰和辛苦。

此倦还:此指回到家乡。倦:疲倦。

老境逼来:年老的境况逼迫而来。

将白发:已经满头白发。

宦途尽处:官场生涯结束的时候。

署(shǔ)门:官府的办公场所。

投刺:向上级官员投送名帖。刺,名片。

退院:离开官府后返回私家庭院或寺院。

僧高:僧人隐居在深山之中。

掩关:关门。

惟:只。

梦魂:梦中的灵魂。

恝(jiá):忘怀,忘却。

君恩:皇帝的恩典。

削朝班:去掉朝中官位、罢免官职。

【赏析】

这是一首归隐诗,写诗人辞官回乡的情景,表现了对官场生活厌倦的心情。

第一句“柴扉近俯绿杨湾”,写诗人回到家时所见的景象。柴扉,用草编成的门;绿杨湾,水边的杨柳环绕的地方。这两句描绘出一幅宁静而优美的乡村画面,与诗人在朝廷上奔波劳累的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

第二句“回首风尘此倦还”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回首,回头看;风尘,指仕途上的纷扰和辛苦;此倦还,指回到家乡后感到疲惫不堪的样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疲惫之感,也暗示了他即将开始新的隐居生活。

第三句“老境逼来将白发”,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年老体衰的形象。老境逼来,是指年老的境况迫使自己不得不考虑退休的问题;将白发,指自己已经满头白发。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无奈和感慨,也暗示了他即将结束自己的官场生涯。

第四句“宦途尽处是青山”,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之情。宦途尽处,是指官场生涯结束的时候;是青山,指自己即将隐居于青山之中。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决意,也预示了他即将开始新的隐居生活。

第五句“署门客散无投刺”,进一步描绘了官场中人纷纷离去的情景。署门,官府的办公场所;客散,指官员们各自离去;无投刺,指没有谁向他投送名帖或名片。这一句描述了官场中人心浮动、人情冷漠的场景,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落寞之感。

第六句“退院僧高自掩关”,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隐居后的闲适生活。退院,指离开官府后返回私家庭院或寺院;僧高,指隐居在深山之中的僧人;自掩关,指自己关门谢客,过隐居生活。这一句描绘了诗人远离红尘喧嚣,过着宁静隐居生活的场景。

最后两句“只有梦魂难恝处,君恩犹未削朝班”,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眷念之情。只有梦魂难恝处,指只有在梦中才能摆脱这份情感;君恩,指皇帝的恩典;犹未削朝班,指尚未被罢免官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心和忧虑以及他对继续为国家做贡献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归隐前后的生活场景以及他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眷念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