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苍茫浪接天,中藏掌大一山川。
当年曾比田横岛,今日重烦杨仆船。
飓力吼来风有母,妖氛扫去水无仙。
临流远想熊津督,曾破周留定海埏。
注释:
- 极目苍茫浪接天:用尽目力眺望,只见茫茫的海洋与天际相接。
- 中藏掌大一山川:中间藏着像手掌般大小、雄伟的山川。
- 当年曾比田横岛:曾经有人把这里和古代的田横岛相提并论。
- 今日重烦杨仆船:现在又不得不麻烦杨仆(杨炎)再次驾船前来。
- 飓力吼来风有母:飓风的威力如同母亲一般强大。
- 妖氛扫去水无仙:妖气被扫除干净,水面上没有神仙的痕迹。
- 临流远想熊津督:站在水流旁边远望熊津督(位于朝鲜半岛东南端),想象那里的情形。
- 曾破周留定海埏:曾经成功平定周留国,使之成为大海的一部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台湾及周围海域的观察和想象,充满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历史典故。从“海上望台湾”开始,诗人以广阔的视野展现了台湾海峡的壮丽景色。诗中提及的“中藏掌大一山川”可能指的是台湾海峡中段的山脉和水域,暗示了其雄伟的自然景观。
诗人通过“当年曾比田横岛”表达了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的怀念或比较。这一句可能是在回忆历史上某个重要事件或人物,或者只是简单地将台湾与历史上的其他地名相比较来表达感慨。
“今日重烦杨仆船”则提到了现实中的情况,即杨仆(杨炎)再次被派遣来处理与台湾相关的问题或任务。这里的“杨仆船”可能指的是明朝初年的使者或使团。
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描绘了台风和海战的景象。“飓力吼来风有母”形象地描述了台风的威力,将其比喻为具有强大力量的母亲。而“妖氛扫去水无仙”则可能是指海战或台风过后,海面上的平静和美丽,没有了神话传说中的神秘色彩。
最后两句“临流远想熊津督,曾破周留定海埏”则回到了对过去事件的回顾。“熊津督”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个地名,如熊津城;“周留定海埏”则可能是对某个古国或地区的描述。诗人站在水流旁远望,不禁回忆起那些历史事件,表达了深深的怀旧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祖国大陆以及台湾海峡的深情和敬意。同时,它也反映了明代初期对外关系中的紧张局势以及海上交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