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波一岛起蚍蜉,牵动东征万斛舟。
盗薮故多陈吊眼,军咨何藉贾长头。
扬帆风信催犀甲,传箭威声压蜃楼。
谁道书生无胆力,也思摇笔杀狂酋。
沧波一岛起蚍蜉,牵动东征万斛舟。
盗薮故多陈吊眼,军咨何藉贾长头。
扬帆风信催犀甲,传箭威声压蜃楼。
谁道书生无胆力,也思摇笔杀狂酋。
注释:
- 沧波一岛起蚍蜉:沧波,指沧海;蚍蜉,即蚂蚁。形容一个小岛上突然兴起了一群蚂蚁,比喻势力或力量的微小。
- 牵引东征万斛舟:东征,指向东远征;斛,古代容量单位,一斛等于十斗。万斛舟,形容船只众多,如同万斛之重,暗示着庞大的兵力或物资。
- 盗薮故多陈吊眼:盗薮,指强盗出没的地方;陈吊眼,意为陈设眼睛,这里比喻准备充分、警觉性强。
- 军咨何藉贾长头:军咨,指军事上的建议或策略;贾,通“价”,表示价值;长头,指长者的智慧或经验。
- 扬帆风信催犀甲:扬帆,指扬帆启航;风信,即风向;犀甲,指犀牛皮制成的铠甲。
- 传箭威声压蜃楼:传箭,指传递箭矢;威声,即威武之声;蜃楼,即传说中的蜃气楼台,古人认为蜃气能引起楼台变化。
- 谁道书生无胆力:谁道,意为谁说;书生,指读书人;胆力,即胆量和力量。
- 也思摇笔杀狂酋:也,表示同样或也;思,意为思考;摇笔,指挥笔;杀狂酋,意为斩杀残暴的酋长。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幅宏大的战争场面。诗人以沧波一岛起蚍蜉为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起始点,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规模和影响力。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如牵引东征万斛舟、准备充分的盗贼等,展示了战争前紧张而有序的氛围。在战争中,军队需要智慧的指导,因此诗人提到了军咨何藉贾长头,强调了军事策略的重要性。此外,诗人还描述了战场上的情景,如扬帆风信催犀甲、传箭威声压蜃楼等,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最后一句“谁道书生无胆力,也思摇笔杀狂酋”则表达了诗人的英勇和决心,他不仅勇敢地面对敌人,还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来战胜敌人。整首诗语言简练却富有内涵,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