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披岳麓翠帷张,雨浥春畴细草香。
人带断霞过小渡,鸟冲飞絮入斜阳。
鞭丝帽影垂垂远,日观天门望望长。
岭半桃花陇头麦,肯输物色与江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过泰山四首》之一。下面逐句解析诗意和注释。
第一首:
译文:
晚霞映照着泰山,我来到江南。
注释:
- “晚晴”:指夕阳西下的景象。
- “过”:动词,经过。
- “泰山”:中国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
- “人带断霞过小渡”:描述着山间景色,夕阳如霞,人带着霞光穿过小桥。
- “鸟冲飞絮入斜阳”:描绘着春天的景象,小鸟从天空中掠过,将空中的飞絮带入了斜射的阳光中。
- “鞭丝帽影垂垂远”:形容行走在山路上时,随着时间推移,远处的行人和帽子的影子越来越远。
- “日观天门望望长”:通过观察远处的“日观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 “岭半桃花陇头麦”:描绘出山脚下的田园风光,桃花开在山岭半处,而麦子生长在山脚下。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晚霞和春景的诗。诗人通过对泰山及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自然的喜爱和向往。同时,通过与江南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第二首:
译文:
晚霞映照的泰山,我来到江南。
注释:
- “晚晴”:指夕阳西下的景象。
- “过”:动词,经过。
- “泰山”:中国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
- “人带断霞过小渡”:描述着山间景色,夕阳如霞,人带着霞光穿过小桥。
- “鸟冲飞絮入斜阳”:描绘着春天的景象,小鸟从天空中掠过,将空中的飞絮带入了斜射的阳光中。
- “鞭丝帽影垂垂远”:形容行走在山路上时,随着时间推移,远处的行人和帽子的影子越来越远。
- “日观天门望望长”:通过观察远处的“日观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 “岭半桃花陇头麦”:描绘出山脚下的田园风光,桃花开在山岭半处,而麦子生长在山脚下。
赏析:
此诗同样描绘晚霞下的泰山美景以及沿途的自然风光。与上一首不同的是,此诗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通过对比不同地域的景色,诗人展示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