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嫣红娇不语。寻芳望断江南路。春去已多时。流莺犹未知。
帘栊残月落。夜雨愁珠箔。王母下云旗。传书青鸟归。

译文

一树嫣红娇羞不语,追寻春芳却望断江南路。春风已去多时,黄莺尚不知。
帘栊残月落地,夜雨愁滴珠箔。王母下云旗,传书青鸟归。

注释

  • 菩萨鬘: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花为题,通过描写花朵的沉默和等待,隐喻了人的情感与期待。
  • 嫣红:形容花朵颜色鲜艳,娇艳如火。
  • 寻芳:寻找春天的美景,常指赏花、踏春等活动。
  • 流莺:指黄莺,一种在春天鸣叫的鸟类。
  • 王母:中国古代神话中王母娘娘是天界的女性统治者,此处借指仙女或仙人。
  • 云旗:指云彩上的旗帜,这里可能是指神仙们的行踪。
  • 青鸟:传说中能传递消息的仙鸟,常用来象征使者或信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期待的氛围,诗人通过对一树嫣红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力。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对春天的追寻,以及在江南的路上所经历的漫长等待,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寂寞和无奈。

“流莺犹未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期待,但同时也隐含着一丝失望,可能是对春天迟迟不来的无奈。接下来的“帘栊残月落”和“夜雨愁珠箔”,则是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最后一句“王母下云旗,传书青鸟归”,则将读者的视角拉回到神话世界中,通过神仙的行动,给这种孤寂带来了一线希望,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复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期待却又略带哀伤的场景,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