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叟戏作齐物论,彭夭殇寿滋疑问。由来有质难久存,修短畴能分尺寸。
世俗纷纷重引年,寿母先传鲁颂篇。舞彩介眉争继起,驻颜孰是大罗仙。
吾谓阴阳同一理,山丘华屋难异视。事亡如存孝子心,岂必古来真无死。
张君五云今达者,手捧桃觞称庆下。祝哽祝噎似生前,一曲南陔春无价。
忆昔封翁弃养时,簉室霜寒鬓未丝。画荻自传义方教,文苑循吏有初基。
自古艳传三不朽,没世无称圣所丑。死而犹有不死存,便是人间最上寿。
君不见孟母三迁子学成,千秋庙享尚馀荣。恒河沙数巾帼在,身后谁复识姓名。
这首诗是诗人为张母陈太恭人八十一冥寿而作的。诗中通过庄周梦蝶、彭祖之殇、阴阳同一理等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生死、长寿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慨。
诗人以庄周梦蝶为引,引出彭祖之殇的问题。他认为人的寿命长短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因此修短难分尺寸。接着,诗人指出世俗纷纷重引年的现象,认为这种追求长寿的方式并不值得提倡。
诗人以鲁颂篇为例,赞美了母亲在寿母先传鲁颂篇中的表现,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接着,诗人以大罗仙为例,赞美了驻颜术的神奇效果,但同时也指出这种神奇效果并不能真正改变人的生死命运。
诗人以阴阳同一理为引,指出了山丘华屋与人间的差异性。他认为无论是山丘还是华屋都无法阻挡生命的流逝,因此应该以事亡如存的心态对待死亡。同时,他也认为古来真无死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无论生死,都是一种存在的状态。
诗人以孟母三迁子学成的例子为例,表达了他对母亲教育方式的认可。他认为母亲的这种行为虽然不能延长自己的寿命,但却可以让孩子学到知识,从而获得更好的人生。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那些死后无人知晓姓名的女性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生死、长寿等问题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态度和看法。他认为人生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够珍惜每一刻的时光,活出自己的价值。同时,他也强调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