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彭合邓贾,未足与公班。
翊运精诚动,成功意气间。
余三开大漠,此墓称钟山。
六代群丘垄,樵人晚唱还。
徐中山王墓
韩彭合邓贾,未足与公班。
翊运精诚动,成功意气间。
余三开大漠,此墓称钟山。
六代群丘垄,樵人晚唱还。
注释:
- 韩彭合邓贾,未足与公班。
- 韩彭:指的是韩信和彭越,两人是汉初的著名将领。
- 合邓贾:邓通、贾谊都是汉代的名臣。
- 未足与公班:意思是不足以与汉朝的开国功臣班超相比。
- 翊运精诚动,成功意气间。
- 翊运:辅佐皇帝治理国家。
- 精诚动:表达了忠诚和坚定的意志。
- 意气间:形容成功带来的自信和气概。
- 余三开大漠,此墓称钟山。
- 余三:这里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他的同伴。
- 大漠:广阔的沙漠。
- 此墓:指诗人的墓地。
- 钟山:南京的别称,这里可能是指墓地所在的地理位置。
- 六代群丘垄,樵人晚唱还。
- 六代:指东吴、东晋、宋、齐、陈、梁六朝。
- 群丘垄:众多的坟墓。
- 樵人:砍柴的人。
- 晚唱还:傍晚时分,樵夫回家唱歌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悟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对比韩、彭、邓、贾等历史人物与班超的功绩,表达了诗人对英勇无畏、忠诚坚定的品质的高度赞扬。同时,诗中的“余三开大漠”一句,可能是诗人自比,以表达对边疆事业的担当和贡献。而“此墓称钟山”,则可能寓意着诗人虽已去世,但其精神永存,如同钟山一样巍峨屹立。最后一句“樵人晚唱还”,则通过樵夫归家唱歌的情景,反衬出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之情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