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章道德高,源开苏海接韩潮。
大名岂藉亭为重,遗爱应如社不祧。
薄采蘋繁供野祭,补栽松竹护疏寮。
我来合许陪舆从,六一泉邻薛老桥。
孟夏五日独游醉翁亭得诗四律留赠慧参和尚
一代文章道德高,源开苏海接韩潮。
大名岂藉亭为重,遗爱应如社不祧。
薄采蘋繁供野祭,补栽松竹护疏寮。
我来合许陪舆从,六一泉邻薛老桥。
【赏析】
《孟夏五日独游醉翁亭得诗四律留赠慧参和尚》是一首七言律诗,由清代诗人薛时雨创作。诗中描述了自己在孟夏五日独自游览醉翁亭时的情景,并留下了四首诗作为纪念和赠送给慧参和尚的礼物。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和文采,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
第一联“一代文章道德高,源开苏海接韩潮”通过对比和比喻,赞颂了作者的才华和道德修养。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其道德品质也受到了人们的尊敬。这一联既体现了作者的自信,也展现了他的谦虚。
第二联“大名岂藉亭为重,遗爱应如社不祧”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亭子的深刻认识。他认为,虽然亭子本身并不重要,但人们却因这座亭子而记住了他的名字和品德。这种认识体现了他对名利的看法,也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联“薄采蘋繁供野祭,补栽松竹护疏寮”则描绘了醉翁亭周围的景色和氛围。这里的“薄采蘋繁”指的是采摘的新鲜的水草,用于祭祀;“补栽松竹”则是为了保护亭子周围的自然环境。这两句不仅描绘了醉翁亭的自然美景,也反映了作者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第四联“我来合许陪舆从,六一泉邻薛老桥”表达了作者与慧参和尚之间的友情。这里的“六一泉”指的是著名的杭州西湖景点之一,而“薛老桥”则是一个地名。作者表示自己愿意陪伴慧参和尚一同游览此地,这也表达了他对这次出游的期望和兴奋。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文采,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