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迷酤酒径,二泉手泽龙山坡。一炉制就用温砚,胸中别具炉锤多。
汝从汝革变则化,我行我法平无颇。氤氲只许捧太乙,清净未肯皈维摩。
先生点易山之阿,研朱滴露供吟哦。炉中水火亦既济,坎离消息当如何。
岁寒周旋到冰雪,造化回斡期阳和。昆昆灰起活火死,欲息不息生风波。
烟云过眼泣鸲鹆,雷雨脱手惊蛟鼍。土花蚀紫铜晕碧,谁与一日三摩挲。
故山回首增滂沱。风台石磴空藤萝。只今净室作清供,光气夜烛恒沙河。
竹炉相映有图卷,石鼎突出无诗歌。他时遗砚傥归里,墨池飞出山阴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组。下面是对这八句诗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一组(乍迷酤酒径,二泉手泽龙山坡)

乍迷:刚刚迷醉。酤酒:买酒。径:道路。手泽:指手留的痕迹。龙山坡:龙山的山坡。

译文:刚在买酒的路上,就看到了龙山坡上的痕迹。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在龙山坡上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组(一炉制就用温砚,胸中别具炉锤多)

一炉:指砚台。制用:指使用工具制作。温砚:温热的砚台。胸中别具炉锤多:指内心有丰富的思想火花。

译文:一个温热的砚台,就能感受到内心有丰富的思想火花。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写作的态度和技巧,他认为写作就像制作砚台一样,需要用心去感受,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第三组(汝从汝革变则化,我行我法平无颇)

汝:你。汝从汝革变则化:你从你的变革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平无颇:平等而没有偏差。

译文:你从你的变革中获得新的生命力,而我坚持自己的做法,不偏不倚。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变革和个人主义的看法。他认为变革是必要的,但同时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随波逐流。

第四组(氤氲只许捧太乙,清净未肯皈维摩)

氤氲:模糊不清的状态。太乙: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祇。皈依:归依。

译文:只有允许模糊不清的状态存在,才愿意归依太乙神祇;但对于清净的状态,却不愿意归依维摩神祇。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宗教信仰的看法。他认为宗教信仰应该是一种个人的选择,不应该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压迫。同时,他也反对盲目地崇拜神明,认为真正的信仰应该是基于理性和自我探索的。

第五组(先生点易山之阿,研朱滴露供吟哦)

先生:这里指老师或者学者。点易山之阿:指在易山的山脚下点灯照明。研朱滴露供吟哦:指研磨朱砂并滴上露水来吟诵诗文。

译文:老师在易山的山脚下点灯照明,然后研磨朱砂并滴上露水来吟诵诗文。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的追求和态度。他认为学问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而是要通过实践和实践来真正理解和掌握它。同时,他也强调了吟诵的重要性,认为吟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文的内涵。

第六组(炉中水火亦既济,坎离消息当如何)

炉中:指砚台或墨台。水火:在这里指的是阴阳五行学说中的水和火。既济:指事情已经达到平衡状态。坎离:中国古代哲学中代表水和火的概念。消息: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译文:砚台或墨台上的水和火已经达到了平衡状态,那么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又将如何呢?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思考。他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而我们也应该接受这种变化,而不是抗拒它。同时,他也提到了阴阳五行学说中水和火的关系,暗示着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第七组(岁寒周旋到冰雪,造化回斡期阳和)

岁寒:指冬天的寒冷。周旋:来回移动。冰雪:指雪和冰。造化:指自然的力量。回斡:指旋转。期:期待。阳和:即春天的温暖气息。

译文:无论多么寒冷的冬日,都能找到冰雪中的温暖;自然的循环往复,期待着春天的到来。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敬畏之情。他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有其规律和节奏,我们应该顺应这些规律,而不是试图改变它们。同时,他也希望自然能够给予人类温暖和希望,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第八组(昆昆灰起活火死,欲息不息生风波)

昆昆:形容声音或声响的样子。灰起:指燃烧的灰烬开始升起。活火:指燃烧的火焰。死:指熄灭。欲息:想要停止的意思。不息:不断的意思。生风波:指引发新的风波或变化。

译文:燃烧的灰烬开始升起,火焰熄灭后又开始燃烧,引发了新的风波或变化。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和变化的看法。他认为生命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无论是生长还是死亡,都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同时,他也意识到生命的循环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准备好迎接这些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