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被暖,横陈白玉床。贪午睡,不识晓来霜。
诗词原文:
鸳被暖,横陈白玉床。 贪午睡,不识晓来霜。
注释:
-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钱贞嘉的作品,题为《十六字令·鸳被暖》,表达了诗人在午睡中对时间的忽略和对自然现象的无知。
- “鸳被暖”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场景,鸳被指的是双人共眠的绣有鸳鸯图案的被子,暖则传达了温暖舒适的感觉。横陈表示平放或铺陈的状态,白玉床意味着床上铺设了精美的白玉制成的床榻。
- “贪午睡”展现了诗人沉迷于午休之中,忘记了时间,甚至没有注意到早晨到来的露水。
- “不识晓来霜”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无知,他未能察觉霜降这一自然界的变化,这可能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漠视。
赏析:
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宁静的午后景象,以及诗人在这种情境下的内心状态。诗人利用“鸳被暖”这一细节营造了一种舒适而慵懒的氛围,而“贪午睡”则揭示了一种逃避现实、沉溺于自我世界的心态。最后一句“不识晓来霜”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和无知,似乎在暗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漠然态度以及对生命更迭的不敏感。这种情感的表达虽然简单,却能深刻地触动读者的心灵,让人们反思自己在忙碌生活中是否也能偶尔停下脚步,感受并珍惜眼前的美好。
《十六字令·鸳被暖》不仅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吸引着读者,更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生活哲理引发人们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