箧书长与借,手勘若相论。
城拥湖风响,台明苑雪痕。
饥鹰高不落,僵木湿犹翻。
为报今朝事,微吟向寓园。
雪怀陈明经经业
箧中书卷常年借,手检如同辩论时。
城拥湖风传声响,台映苑雪留痕迹。
饥鹰高飞不落地,枯木湿润翻作尘。
今日有缘共论诗,微吟寄语寓园人。
箧书长与借,手勘若相论。
城拥湖风响,台明苑雪痕。
饥鹰高不落,僵木湿犹翻。
为报今朝事,微吟向寓园。
雪怀陈明经经业
箧中书卷常年借,手检如同辩论时。
城拥湖风传声响,台映苑雪留痕迹。
饥鹰高飞不落地,枯木湿润翻作尘。
今日有缘共论诗,微吟寄语寓园人。
【注释】 同官:即同官相庆,祝贺。 华原:华山之南地区。华原,今陕西耀县一带。 “豳土”句:《诗·国风·豳风》云:“彼君子女,其仪一兮。心如结兮,维梅其室。”豳为周朝的属国,在今陕西彬县、岐山一带。 “涧谷”句:言涧水清冽,谷地幽深。 “桃花”句:言桃花含雨,柳絮飘飞。 “遗烈”句:言姜尚(姜太公)的遗德,与武王论城破后的情况。语本《史记·齐世家》:“武王已平天下,王欲霸,而管仲、召康公皆用事…
【解析】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诗人在长安与友人相会时所作。首联写日暮时,诗人来到祤城西的范公书院,与朋友相聚,心情舒畅愉快。颔联以景衬情,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曲池短桥上初生的荷叶刚合叶,阶前新发的嫩草半被青苔封裹;颈联写庭院中蜘蛛独结,芍药花迟开,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惆怅。尾联用典表达自己的情感:自己虽已破戒饮酒,但并不以为耻,反而劝慰好友不要因戒酒而疏远。全诗情景交融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王伯厚和顾亭林的怀念之情,同时表达了作者在儒家学说中的独特见解和个人经历。以下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注释: 1. 困学前惟 - 指的是在学问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只有王伯厚和顾亭林能提供帮助和指导。 2. 日知近有 - 近期内(即最近)有顾亭林的指点,意味着顾亭林给予了作者很多启发和帮助。 3. 儒家独起山川秀 - 在儒家学说方面,作者是一个独特且杰出的人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天柱峰出云歌》。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昨朝望峰峰笔尖,一峰青出群峰纤。 今天岟崥道其左,桃花色云惊所瞻。 笔尖不没千丈顶,肩腰覆抱浓如黏。 其下全山骨纯紫,献疑谓照晨光暹。 余峰自碧身自露,余云自白心自骛。 兹独吉贝弹松松,轻茜染之久喷吐。 明而相透层层兴,软不欲飞片片驻。 五里十里缦缦华,赤霄绛霄亭亭嫭。 藏精降神灊固然,汉武南岳根株连。 含阳而起可无为
诗句解读 1. 清晨斋心登岳颠,西麓转东螺径旋。 - 注释: 在清晨时分进行心灵的净化,然后攀登到山顶。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内心的宁静。通过“斋心”和“登岳颠”两个动作,描绘了一幅早晨登山的场景。 2. 最高已立南天门,培塿下见衡州前。 - 注释: 已经站在最高的地方了,下面可以看到衡州的前面。 - 赏析: 这里用“最高已立”和“南天门”等意象
【注释】 ①文节桥亭砚:指文天祥的砚台。 ②玉带生未见:文天祥被俘后,曾将家藏书画等物献给元朝,并作《自赞》。其中“笔端有风雨,墨汁如龙蛇”两句,后人认为是指他的文房四宝中的砚。 ③二公:指文天祥、王炎午。 ④亘:同“经”,经过。 ⑤信国:文天祥封号“信国公”。 ⑥相友相于日来往:王炎午与文天祥是挚友。二人志同道合,互相往来切磋学问,为国事奔走呼号。 ⑦五百年:文天祥在狱中坚贞不屈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和内容。 1. 诗句与译文对照: - 蜡花摇摇客半醉,重为主人拈旧器。(“蜡花”指蜡烛上熔化后滴落的蜡珠,“半醉”形容客人饮酒至微醺状态,“重为主人拈旧器”意指主人再次使用旧的酒杯) 译文:蜡烛上的蜡珠轻轻摇晃,我半醉的状态,主人又拿起了他那旧杯子。 - 吾州薄技近已无,可怜流转还供士女娱。(“吾州”指作者所在的州,“薄技”指技能,“无”表示没有,“流转”意为流传或转移
宜亭新柳其一 宜春亭子面湖西,城上山光扫黛齐。飞翠恰沾东角柳,笼阴浑带北门堤。 注释:宜春亭位于湖的西边,站在楼上可以看见城墙上的山影和山峰,山色被夕阳染成了淡淡的青色。东边的柳树上挂着翠绿的柳条,给北门的堤岸增添了一抹绿色。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宜春亭的美丽景色,从城上的山光到岸边的柳树,色彩斑斓,生动形象。同时,诗人也通过描写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是明代华亭高检讨的咏景诗,描绘了一座山的景色。从首至尾共106字,内容如下: - 小华阳歌(小华阳):这是一首咏景诗的名字。小华阳可能是指华阳洞,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紫湖镇境内,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全诗以“小华阳”为题,赞美了这座山的美丽和神奇。 译文: 明朝时华亭有个高才子,用磬山的石作笔山。第八洞天仿佛看得见,群仙门开群峰闲。大茅最高立在南面,中茅小茅西北环。上馆洞西大茅对
注释: 集散木庵严侍读,已经买到巩忠烈公两枚玉印,出观又为歌之。 秦游橐金,回家的路途中,携带着装满黄金的皮囊。归岂多,回家的目的是什么?急此巩误他人磨。 昨天说今天已得,激昂使我成悲歌。 我歌直为巩永固,我悲不独巩永固。 茫茫天地忠义人,旧物流传孰如故? 大江月照扬州城,中有乐安玉印明。 明年君归携此行,两印百年犹在京。 问何去去江南程,玉虽有字曾无声。 愿君与购贵主印,后先漂转重合并。
【注释】 雪:这里指雪花。陈明经:人名,作者的朋友。经业:指学问。南至:到江南来。经岁:一年。藉:同“藉”,依靠。生事:指生活、生计。双扉:两扇门。传:书信。世疏:与世隔绝。 【赏析】 这是一首写思友的五言绝句,全诗写得情真意切,朴素自然,风格平实。 首联是说陈明经在江南一别已经一年多了,他来信询问家乡的情况,自己却因思念友人而懒于问书。“乡人数南至”点明陈明经到江南的时间
诗句原文: 紫柏山下留侯祠祠屋近柴关,高峰西面环。 犹传赤松子,相望定军山。 事业兴衰际,英雄气数间。 洞门七十二,惟有泄云还。 注释: - 紫柏山: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的著名山峰,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而著称。 - 留侯祠:是纪念汉代开国功臣张良(留侯)的祠庙,位于此处的祠堂是为了纪念他在汉初的政治和军事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 - 柴关:可能指的是靠近某个地方的关口或入口
白云观 长春真人丘处机羽化之地 劝元帝止杀 岂为南宗别 重寻大极墟 先生蓑好在 止杀语何如 柏子微风际 梅花细雨余 十年登阁意 只益鬓毛疏 注释: 1. 注释:白云观,位于北京,是长春真人丘处机羽化的地点。2. 注释:劝元帝止杀,即劝告元朝皇帝停止杀戮。3. 注释:“岂为南宗别”,表达了作者对于南宗的不满和排斥。4. 注释:“重寻大极墟”,意为重新寻找宇宙的本源或中心。5. 注释
诗句释义: 1. 故园当已雪,君定几篇诗? - “故园”指的是作者过去的家园。 - “当已雪”意味着故乡的冬天已经到来,通常与寒冷相关联。 - “君定几篇诗”表明诗人希望对方(指可能的读者)能创作出几首诗歌来表达对故园和季节的感受。 2. 折竹声中得,煎茶味外思。 - “折竹声中得”描绘了一个场景,可能是在竹林中听到了风声或竹子断裂的声音。 - “煎茶味外思”暗示了饮茶时的宁静和沉思
【注释】 ①三月五日:指农历三月初三。先孺人:即“先夫人”。孺人,古代对妻子的称呼。 ②笼翮思飞孰与哀:“翅羽”比喻人的才能和抱负。翮,羽毛。思,希望。飞,飞翔。孰,谁。与,给。哀,悲伤。 ③哺雏未反:指自己还未长大成人,无法抚养孩子。反,同“返”,回到。 ④重霄彻:指高入云霄。 ⑤杳杳难将万古回:指时间过得很快,无法挽回。杳杳,遥远,模糊不清。万古,万年、千代。 ⑥厨下米薪如手辨:指生活艰辛
诗句释义 1. 久矣东墙绿萼梅,西墙双桂一风摧。 - 注释:很久以来,东墙的绿萼梅枝繁花密,而西墙的双桂却遭受风摧,形容家中两处景象的对比。 2. 儿时我母教儿地,母若知儿望母来。 - 注释:小时候我在你母亲的指导下成长,如果母亲知道我对她的思念,她一定会回来看我。 3. 三十四年何限罪,百千万念不如灰。 - 注释:我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度过了三十四年,这些年来,我心中的怨恨和遗憾如同万丈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