僮沈仆于钱,乃祖父以来。
父衍忤我祖,遣去辞其侪。
卅年数飘转,担薪鬻官街。
一日我父起,秋风扫庭槐。
我旁见僮父,泥首堂南阶。
自言有此儿,多病奴已衰。
谅当委沟壑,乞主怜孤孩。
僮留父竟去,去去不复回。
明旦忽有耗,溘然随黄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僮归》。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僮归(chōng guī) - 指的是仆人或奴仆回归。
僮沈仆于钱 - 意思是说这位仆人沉溺在金钱之中,失去了自我。
乃祖父以来 - 从他的父亲或祖父时代开始。
父衍忤我祖 - 这个父亲不听从祖父的教诲或命令。
遣去辞其侪 - 派遣他离开并告别同伴。
卅年数飘转 - 三十年来,他四处漂泊,没有固定的地方。
担薪鬻官街 - 他卖炭为生,在街上行走。
一日我父起 - 我的父亲起床了。
秋风扫庭槐 - 秋天的风吹过庭院中的槐树,落叶纷飞。
见僮父 - 我看到那个仆人的父亲。
泥首堂南阶 - 他的头沾满了尘土,跪在厅堂南边的台阶上。
自言有此儿 - 他自己承认有这样一个儿子。
多病奴已衰 - 我的儿子因生病而变得衰弱。
谅当委沟壑 - 估计他将死在荒野里。
乞主怜孤孩 - 请求主人可怜我这个孤独的孩子。
僮留父竟去 - 仆人留下来却最终离去。
去去不复回 - 他去了又去,再也不回来了。
明旦忽有耗,溘然随黄埃 - 第二天早晨,突然传来消息,他猝然离世,跟随着尘埃而去。
赏析:
这首诗通过仆人的角度描绘了他生活的艰辛以及他对家庭责任的承担。诗中反映了仆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背景,同时也表达了对不幸之人的同情和关怀。白居易作为唐代著名的文人,不仅诗歌创作水平高超,同时他的诗歌也常反映出对下层人民生活的关注。本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普通仆人的形象,展示了他在艰难困苦中的坚韧和对家庭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