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抽身悔已迟,每于败局算残棋。
都门有客送临贺,廷辨何人是魏其。
杨柳曲中游子老,车轮枕畔逐臣知。
寒镫冷炕凄凉夜,不醉何因作酒悲。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王世贞创作的一首七律。下面是对每句的释义:
第1句:十一月初六日召对文华殿旋奉严旨革职待罪感恩述事
释义: 这句话描述的是作者在十一月初六日被召见至文华殿,之后不久即接到了严厉的命令,被革职并等待处理。表达了作者因某种原因受到朝廷处分的情境。
第2句:事到抽身悔已迟,每于败局算残棋
释义: 当事情发展到必须做出选择的地步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作者常用“败局”和“残棋”来形容自己处于困境或即将面对失败的局面,如同下完了一盘没有胜利希望的棋,意味着无论怎么做都难以挽回败局。
第3句:都门有客送临贺,廷辨何人是魏其
释义: 这句描绘了一位访客在都门外送别了作者,暗示着离别和告别的情绪。同时,“廷辨”指的是在朝廷上辩论,而“魏其”则可能是指某个历史上的人物或事件,这里用以比喻作者所处的政治环境或遭遇的政治风波。
第4句:杨柳曲中游子老,车轮枕畔逐臣知
释义: 此句表达了作者在杨柳树下回忆过去的游子时光,以及在车行途中感受到的孤独和辛酸。通过“老”字和“逐臣”来强调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处境。
第5句:寒镫冷炕凄凉夜
释义: 这一句直接描述了夜晚的寒冷和凄凉。“灯火阑珊处”,反映了作者在这样一个寂静、寒冷的环境中的心境。
第6句:不醉何因作酒悲
释义: 最后一句表达了一种无奈的心情,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以饮酒来抒发内心的悲苦。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在困境中的自我安慰和无奈。
赏析
王世贞的这首七律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他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的心境变化和生活经历。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的描写,深刻展现了诗人在政治风波中的感受和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个人的境遇和心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