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圭争望锡河山,忍听优歌枯菀间。
春尽亲王将就国,夜分御札尚封还。
赤心自愬萦千折,丹地频惊扣九关。
羽翼已成商老去,汉庭容易点朝班。

【注释】

吴门:今江苏苏州。福清相:即福清人王锡。闽:福建。介圭争望:指争着看那插在头上的玉圭。争:争相。争看:争相看,表示对福清相的尊敬。锡河山:指福清相被朝廷任命为福建巡抚,这是对他最高的奖赏。忍听优歌枯菀间:不忍听到优伶唱的哀婉悲歌。优歌:优伶之歌。枯菀间:指荒废衰败之地。优:优伶,古代以歌舞杂技为业的艺人。

春尽:春天结束。亲王将就国:亲王即将去福建任职。将就国:即将去国,到任。夜分:深夜时分。御札:皇上的诏书。尚封还:尚未发出。

赤心自愬:赤诚之心自然诉说。千折:形容曲折多端。丹地:丹砂(一种矿物颜料)染红的土地。频惊:频频惊动。九关:古时指边关。商老去:商朝已经灭亡了。商:商朝。易点朝班:容易安排朝中官职。朝班:朝臣的行列或官位序列。

【赏析】

此诗是诗人送别友人福清相而作。诗人用“介圭争望锡河山”一句写福清相赴福建上任的情景;又用“忍听优歌枯菀间”一句写其内心的矛盾心理,既有对友人的祝贺,也有对其离别的不舍;再写福清相即将离京去福建,而自己却要留在京都等待皇帝的诏令,内心充满矛盾和忧虑。整首诗情真意切,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友情,也反映了作者对仕途前途的无奈和忧虑。

首联“介圭争望锡河山,忍听优歌枯菀间”,写福清相赴福建上任的情景。诗人用“介圭争望”一句写福清相赴福建上任的情景;又用“忍听优歌枯菀间”一句写其内心的矛盾心理,既有对友人的祝贺,也有对其离别的不舍。

颔联“春尽亲王将就国,夜分御札尚封还”,写诗人与福清相分别时的情景。“春尽”一句,表明了时间已经进入到了暮春时节,春天即将过去,诗人与福清相就要分别了。“夜分”一句,暗示诗人与福清相分手时是在深夜时分,因为“夜分”就是指深夜时分。最后两句“赤心自诉萦千折,丹地频惊扣九关”,则写出了诗人与福清相分别后的内心感受。诗人用“赤心自诉”一句,表达出自己的忠诚之心难以言表,只能自我诉说;又用“丹地频惊”一句,写出自己在官场上屡遭挫折、忧思重重的心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无奈以及对仕途前途的担忧。

尾联“羽翼已成商老去,汉庭容易点朝班”,写诗人对友人福清相的美好祝愿。“羽翼已成”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福清相能够成功、展翅高飞的祝愿,又隐含了诗人对自己未来道路的担忧和忧虑。尾句“汉庭容易点朝班”一句,则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福清相的祝福,希望他能够轻松应对官场的种种挑战,顺利登上朝廷高位,成为一位显赫一时的重臣。全诗通过对送别情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福清相的深厚友谊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仕途前途的担忧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