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丘畔矢欹斜,望尽群山隐翠华。
却喜九隆归日御,谁从三保访星槎。
愿同笮马扶车辇,欲傍旄牛听鼓笳。
清酒一钟拚倒醉,恰如衙探杏园花。
【解析】
此诗为作者于庚子中秋所作,是组诗中的第一首。前四句是第一联,描绘了一幅秋日的图画:轩辕丘畔的箭已倾斜,群山在秋色之中隐没了翠华。“轩辕丘”指中岳嵩山,“矢欹斜”指箭已倾斜,“望尽”说明诗人久久地凝望着远方;“群山”指的是嵩山上连绵起伏的群峰,“隐翠华”,即隐没在秋色之中,“翠华”代指中原。后四句是第二联。“却喜九隆归日御”,“九隆”是古代对皇帝的称呼(如周武王、汉高祖等),“归日御”指皇帝归来。“谁从三保访星槎”,三保是汉代张骞第三次出使西域所经的地名,“星槎”指星船,传说张骞曾乘此船至大月氏国。《史记·大宛列传》载:“汉使者初至大夏,大夏主怪问来者曰:‘中国往夷狄,诸君悉何中国人?’使因说行成,欲降,乃遣其左将军,将兵迎敌。”张骞历尽艰辛回到长安,汉武帝封他为太中大夫,并赐给他黄金帛各五百以及乘象一、骏马八匹等等。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很高兴看到皇帝归来,谁能像张骞那样去探访星槎?“愿同笮马扶车辇”,《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武帝曾命人用竹篾编成小车,让后宫嫔妃乘坐,称为“轊”,又称为“轑”。这里用“同笮马扶车辇”形容自己愿意与宫女们一同乘车辇回长安。“欲傍旄牛听鼓笳”,旄牛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这里指牦牛,牦牛又叫髦牛。《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曾奉命出使西南夷,途中夜宿邛关,遇到一头犀牛。相如把犀牛射死了,然后才进入关内。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希望和宫女们一起乘车返回长安,又想要沿着牦牛旁聆听战鼓和号角声。《杏园花》是唐玄宗时宫中名花,故此处以之代指皇宫。
【赏析】
《后秋兴八首庚子中秋》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八月十五日(765年),当时作者任夔州别驾。这首诗共八句四十六字,全篇意境优美,语言清新,富有生活情趣和时代气息。
首联“轩辕丘畔矢欹斜,望尽群山隐翠华。”开篇点明地点是位于今河南省新安县西北的中岳嵩山南麓,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登上中岳嵩山,眺望着群山层叠,但见青山绿水,景色宜人。诗人由眼前的景联想到历史上的盛事——汉武帝登嵩山祭天,并派张骞出使西域的事。
颔联“却喜九隆归日御,谁从三保访星槎?”写汉武帝驾崩后,唐王朝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岁月。诗人怀念汉武帝,也怀念唐朝,盼望国家早日太平。颈联“愿同笮马扶车辇,欲傍旄牛听鼓笳。”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自己能与宫女们一起乘车返回长安,又想要沿着牦牛旁聆听战鼓和号角声。尾联“清酒一钟拚倒醉,恰如衙探杏园花。”写诗人想喝一口酒解忧闷,又像是在衙署中探看杏园中的花朵。
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富有生活情趣和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