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高柱大荒山,交会朱明在此间。
神向南条回地络,帝于北户启天关。
雨疏象迹周严警,日射蛟涎展御颜。
五服诸侯休后至,司徒先领入朝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后秋兴八首庚子中秋》之一。下面是对各句的逐词释义和赏析:

扶桑高柱大荒山,交会朱明在此间。
注释:扶桑,神话中的太阳神车驾之地,此处指代日出之景。高柱,高大的柱子,这里指日出时太阳升起的壮观景象。大荒山,指代荒凉之地,这里可能是指远离尘世的地方。交会,相遇或相会。朱明,古代历法中夏季的第二个月,也称为仲夏,此时太阳直射地面,天气炎热。此处指日出时的温暖和光明。

神向南条回地络,帝于北户启天关。
注释:南条,指南边的地区,这里指南方。地络,大地的纹理、脉络,这里比喻自然界的景象。帝,帝王,这里指皇帝。北户,北方的门户,这里指北方的宫殿或朝廷。启天关,开启天空的门扉,这里比喻皇帝统治国家。

雨疏象迹周严警,日射蛟涎展御颜。
注释:雨疏,细雨纷飞,稀疏而有序。象迹,大雁南飞留下的痕迹,这里比喻皇帝治理国家的秩序和纪律。周严警,严密而有警戒之意。日射,太阳照射,这里比喻皇帝的权力和影响力。蛟涎,蛟(一种水生动物)吐出的口水,这里比喻皇帝的统治手段。展御颜,展示皇帝的威严。

五服诸侯休后至,司徒先领入朝班。
注释:五服,古代天子所封诸侯的封地范围,通常以千里为一“服”,这里泛指各地。诸侯,指代地方上的诸侯王或贵族。休后至,停止前来朝见。司徒,古代的一种官职,这里指负责管理朝政的官员。先领入朝班,指在朝中担任要职,进入朝廷的行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图,同时也表达了对国运和皇权的忧虑。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观与政治权力巧妙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幅充满哲理的画卷。同时,诗中的一些词语如“扶桑”、“朱明”、“神南”、“帝北”等都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和象征意义,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