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几度苦相寻,见后离情怅又深。
千古文章多涕泪,两人心迹在苔岑。
我仍豹隐含神雾,君定莺迁到上林。
咏罢霓裳应转忆,江乡尚有爨馀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读懂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概括出诗人所运用的手法和表现的情感。

“秦淮几度苦相寻,见后离情怅又深”,意思是说自从离别以来,多少次苦苦地在秦淮河一带寻找,见到以后,离情又增加了几分惆怅。秦淮:即秦淮河,古时流经南京城下,为六朝时期帝王游乐之所。这里泛指南京。苦相寻:苦苦地寻找。怅:怅惘。这两句是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深切。

“千古文章多涕泪,两人心迹在苔岑”,意思是说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的文章里都充满了泪水,而你们二人的心迹也寄托在这青苔之上,用青苔比喻心迹。这两句是说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深切。

“我仍豹隐神雾中,君定莺迁到上林”,意思是说我仍然像豹一样隐居在神仙境地里(意指隐士),而你的飞黄腾达一定会来到上林苑。这两句是说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深切。

“咏罢霓裳应转忆,江乡尚有爨馀琴”,意思是说唱罢《霓裳羽衣曲》之后,你一定会想念起我来,而我离开家乡已有几年,现在家乡的乐器还有那烧火做饭时弹奏的《爨龙颜》琴,应该还在吧。这两句是说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深切。

【答案】

寄山阳鲁通甫孝廉

秦淮几度苦相寻,见后离情怅又深。

千古文章多涕泪,两人心迹在苔岑。

我仍豹隐含神雾,君定莺迁到上林。

咏罢霓裳应转忆,江乡尚有爨馀琴。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当时作者正在江西吉州做官。鲁通甫即鲁肃,字子敬,山阳人。他与王勃同岁生,同年卒。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鲁肃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