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帝传逊荒,今疑大师墓。
有国走苍皇,终少君人度。
雪径本天潢,掉头去不顾。
擘窠善大书,逍遥江上住。
闻昔隋王孙,布席向佛诉。
莫生帝王家,儿为帝王误。
明季贼陷藩,终以改天步。
福禄酒频斟,和尚早已悟。
行遁心摇摇,岂有神仙慕。
诗句
1 “暨阳怀古二十三首有吴延陵君子之墓”:这是诗的开篇,表达了对古代吴地(今江苏一带)延陵君墓的怀念。
惠帝传逊荒,今疑大师墓:这里提到的“惠帝”可能指的是三国时期吴国皇帝孙皓,而“逊”可能是指孙皓的儿子孙和。诗中质疑这是否是孙和的墓地。
有国走苍皇,终少君人度:这里的“国”可能指的是国家的动乱,而“苍皇”则形容国家动荡不安的状态。诗人感叹这种局势下,即使是贤能的人也很难保持镇定。
雪径本天潢,掉头去不顾:这里的“雪径”可能指代一条被雪覆盖的道路,而“天潢”则是一种比喻,表示高贵的身份或血统。诗人表达了一种决绝的态度,不再回头。
擘窠善大书,逍遥江上住:这里提到“擘窠”,可能是一种书法技巧,即在大树上用刀刻画字迹。而“逍遥江上住”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闻昔隋王孙,布席向佛诉:这里的“隋王孙”可能指的是隋朝时期的某个人物,而“布席向佛诉”则描述了他向佛教寻求安慰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述,传达了他对宗教信仰的依赖。
莫生帝王家,儿为帝王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出生在帝王家庭的人的担忧。他认为这些人可能因为身处高位而失去了判断是非的能力。
明季贼陷藩,终以改天步:这里的“明季”可能指的是明朝末年,而“贼陷藩”则描述了藩王被敌人攻占的情况。诗人感叹这种变故可能导致国家命运的改变。
福禄酒频斟,和尚早已悟:这句诗可能是在表达一种生活哲学,即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要学会享受精神层面的满足,如宗教修行等。
行遁心摇摇,岂有神仙慕:这里提到“行遁”,可能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行为,而“岂有神仙慕”则表达了诗人对追求长生不老的怀疑。他认为人们应该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译文
“对于古代吴地(现江苏一带)延陵君的坟墓的怀念”。
“现在的困惑是关于大师的坟墓”。
“国家陷入混乱中,最终很少有人能够冷静思考。”
“雪径原本属于高贵的血统,但现在却转身离去,不再回头”。
“擅长书写大字的技艺,在江边过着悠闲的生活”。
“听到过去隋朝的王孙,在佛像前倾诉他的烦恼”。
“不要生在帝王之家,因为你的孩子可能因你而误入歧途”。
“明朝末年,叛乱者攻占了藩王的领土,最终改变了国家的命脉”。
“频繁地饮酒以求福禄,和尚已经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即使行遁也难以平静下来,哪里还会去羡慕神仙”。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国家动荡和个人命运时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诗人通过描绘不同的人物、事件和情感,展现了他对人生和信仰的独特见解。同时,诗歌的语言精炼而富有表现力,能够深刻地触动读者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