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障各郡,江海之要冲。
胜国遇倭乱,忆在嘉靖中。
豺狼逞荼毒,居民惧汹汹。
我邑仁父母,鹤洲钱令公。
登陴集义勇,斩获屡奏功。
贼自无锡至,桀石来相攻。
三箭贼大却,公亦中贼锋。
杨吴二团长,蔽公股血红。
吴死公亲祭,哭声振苍穹。
翼日战华墅,蹙贼贼势穷。
复合常熟寇,三千围门东。
兵备王崇古,坐视孤城凶。
公以死自誓,印衣表孤忠。
狼兵先遁走,陷公所乘骢。
易马裹创战,杀气流白虹。
同时死难者,陈金邢郭从。
时天大雷雨,昼晦吹腥风。
崇古奏不实,蔽此捍御功。
赠恤需后命,天道非梦梦。
嗣有梦公者,执戟抨长弓。
贼来旋却走,胆落神听聪。
睢阳终杀贼,毅魄为鬼雄。
至今九里山,云气常蒙蒙。

《暨阳怀古二十三首 其一 有吴延陵君子之墓》是清代诗人缪徵甲创作的一首古诗。诗中以“延陵”指代吴国,赞颂了吴国君子的高尚品质和卓越德行。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诗句解读
  • “呜呼致其哀,有吴表其国”: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对吴国的哀悼以及赞扬吴国在历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 “延陵本其心,君子重其德”:强调了吴国君子的内在品质与外在行为所共同具备的美德。
  1. 关键词注释
  • “延陵”:古代地名,此处借指吴国。
  • “表其国”:展示或体现国家的形象和价值。
  • “致其哀”:表达哀悼之情。
  • “有吴”:指明吴国,特指东吴。
  • “君子”:此处指吴国君子,特指吴王孙权及其部下。
  • “延陵本其心”:吴君孙权以治国为心。
  • “君子重其德”:君子看重的是道德品质。
  1. 译文
  • 呜呼,我怀着深深的哀痛,吴国作为象征被人们铭记。
  • 延陵,就是吴国,它的内心充满了高尚的品质。
  • 君子们重视的是他们的品德和道德。
  1. 赏析
  • 诗中通过描绘吴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展现了吴国君子的高尚品质和卓越德行,表达了诗人对吴国历史的敬仰和对吴国君子的赞美。
  • 诗人通过对吴国历史和文化的描述,展示了吴国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传承。
  1. 文化意义
  • 这首诗不仅是对吴国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吴国文化的一种传承。
  • 它提醒我们,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记忆,更是对未来的启示和借鉴。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历史内涵和丰富的文化价值,成为研究东吴历史的重要文献,同时也为我们理解中华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缪徵甲通过这首作品不仅展现了对吴国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他对历史、文化和道德价值的高度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