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旧是多情种,浪迹烟波又一年。
近日诗肠饶几许?
何妨伴我听啼鹃。
西湖韬光庵闻鹃声柬刘三刘三旧是多情种,浪迹烟波又一年。注释:刘三原本就是个多情的人,他曾经浪迹江湖漂泊不定,已经一年了。
近日诗肠饶几许?注释:最近他的诗歌才能又有了很大的提高。
何妨伴我听啼鹃。注释:为什么不愿意和我一起去听听杜鹃的哀啼呢?
刘三旧是多情种,浪迹烟波又一年。
近日诗肠饶几许?
何妨伴我听啼鹃。
西湖韬光庵闻鹃声柬刘三刘三旧是多情种,浪迹烟波又一年。注释:刘三原本就是个多情的人,他曾经浪迹江湖漂泊不定,已经一年了。
近日诗肠饶几许?注释:最近他的诗歌才能又有了很大的提高。
何妨伴我听啼鹃。注释:为什么不愿意和我一起去听听杜鹃的哀啼呢?
《担当山水册》诗解及赏析 一、诗句释义与分析 1. 一代遗民痛劫灰 - 词语解析:一代遗民,指那些失去国家的人民。痛劫灰,意指在战火中遭受重创,如同灰烬一般。 - 意境描绘:这里表达了一种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痛苦和灾难的深切感受。 2. 闻师陡听笑声哀 - 词语解释:闻师,即听闻老师的教诲;陡听,突然听到。笑声哀,指听到这些教诲时感到悲伤。 - 情感表达
《题<雪莱集>》 谁赠雪莱一曲歌?可怜心事正蹉跎。 琅玕欲报从何报?梦里依稀认眼波。 注释: - 谁赠雪莱一曲歌? 译文:是谁赠给我雪莱的一曲歌?我的心情正因世事而感到困惑和无助。 - 可怜心事正蹉跎。 译文:我的心情真是可怜,我的心事正在被时间的车轮不断推移。 - 琅玕欲报从何报? 译文:如果有什么可以报答的话,我该如何表达呢? - 梦里依稀认眼波。 译文:在梦中,我模糊地认出了你的眼神
诗句: ``` 调筝人将行,出绡属绘《金粉江山图》,题 乍听骊歌似有情,危弦远道客魂惊。 何心描画闲金粉,枯木寒山满故城。 ``` 译文: 调筝的人即将离开这里,他将绘制《金粉江山图》。乍一听到骊歌仿佛有着深情,我的心情也随着那悠扬的旋律而波动。我为何要描绘那些繁华的金色和粉色?那些华丽的金粉早已被岁月遗忘,只留下了枯木和荒山。这些荒凉的景象,正是这座旧城的写照啊! 注释: 1. 调筝人将行
诗句:收将凤纸写相思,莫道人间总不知。 译文:我将用珍贵的凤纸写下对你的思念,不要认为世间的人都不了解我的情感。 注释:凤纸:一种象征着高贵和神圣的纸张。 赏析: 本诗出自近代诗人苏曼殊之手,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其情感的珍视与执着。通过使用凤纸来表达相思之情,诗人展现了其对这份情感的极高重视,以及对对方情感的深切理解。同时,“莫道人间总不知”这一表述
诗句大意是描述一个女子在碧绿的栏杆外遇到美丽的月亮时,故意玩弄着云鬓,不愿向前看的情景。下面将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1. 诗歌原文:碧阑干外遇婵娟,故弄云鬟不肯前。问到年华更羞怯,背人偷指十三弦。 2. 诗人生平:张泌是晚唐五代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江城子》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优美的作品,通过描绘一个少女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内心的孤独,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
【诗句释义】: 1. 调筝人将行:调筝人即将启程,准备去往别的地方。 2. 出绡属绘《金粉江山图》:拿出绡布,交给画师绘制《金粉江山图》。 3. 题:在这里可能是指给这幅画题字,或者在画上作画的艺术家为画作所创作的诗。 4. 送卿归去海潮生:送你回去的路上,海潮正涨。 5. 点染生绢好赠行:用生绢作为赠品送给你。 6. 五里徘徊仍远别,未应辛苦为调筝:在距离你五里的地方徘徊,仍然与你告别
迟友 云树高低迷古墟,问津何处觅长沮? 鱼郎引入林深处,轻叩柴扉问起居。 注释: - 云树高低迷古墟:形容山势高峻,树林葱郁,云雾缭绕的景象。 - 问津何处觅长沮:在茫茫的山林中,如何找到长沮这个人呢? - 鱼郎引入林深处:鱼郎带着我走进了树林的深处。 - 轻叩柴扉问起居:轻轻地敲着门询问对方的安好。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山中迷路的经历。他遇到了一位名叫长沮的人,向他询问方向。长沮告诉他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江头青放柳千条,知有东风送画桡。 - “江头青放柳千条”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边春日景象,柳树枝条繁茂,绿意盎然,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 - “知有东风送画桡”表达了作者对春风的感激之情,因为春风带来了画船(一种装饰华丽的船)的荡漾,增添了江边的浪漫气氛。 2. 但喜二分春色到,百花生日是今朝。 - “但喜二分春色到”表示虽然只是春天的一半
{"诗句": "星戴环佩月戴珰,一夜秋寒掩洞房。", "译文": "星星像戴着珍珠玉器的环佩,月亮也戴上了宝石的耳饰,一夜之间秋天的寒气覆盖了洞房。", "关键词": ["星戴环佩", "月戴珰", "秋寒", "洞房"]} "海上·其八"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星戴环佩月戴珰,一夜秋寒掩洞房。 莫道横塘秋露冷,残荷犹自盖鸳鸯。 我们对每一句进行逐词逐句的解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孤村隐隐起微烟 - 关键词解释: “孤村”指的是偏僻而安静的乡村,“隐隐”形容其隐约可见。“微烟”则描绘了炊烟缭绕的景象,可能意味着早晨或傍晚时分。 -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早晨图。诗人可能在经过一个偏僻村庄时,被清晨的炊烟所吸引。 2. 处处秧歌竞插田 - 关键词解释: “秧歌”是指插秧时的歌舞表演,通常用于劳动之余增添乐趣
西湖偶作 故园篱豆绽凉风,酒簿衣单古寺中。 正恐秋声听不得,清霜禁杀络丝虫。 注释: 1. 篱豆:篱笆上的豆花。 2. 凉风:凉爽的秋风。 3. 酒簿:记录饮酒时间的账簿。 4. 衣单:衣着简陋。 5. 古寺:古老的寺庙。 6. 清霜:初冬的寒霜。 赏析: 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通过描写作者在古寺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乡和自然景物的怀念之情。首句“篱豆绽凉风”描绘了篱笆上豆花盛开的景象
西湖将军歌 秀江春色与历史英雄交织 1. 诗歌原文 - 秀江桥下春水生,缘桥几曲春花明。 - 燕山大将开幕府,千里不闻枹鼓惊。 - 当年挟策上金殿,幸夺翘关走飞电。 - 仗下看披雕锦衣,宫门却赐花菰箭。 - 十年宛马塞上骑,亲随部曲渔阳儿。 - 桑干风雪控弦去,犹听阿亸当横吹。 - 龙骧南下定三蜀,遂驾楼船遣杨仆。 - 湖东既镇后湖西,每见投壶理军曲。 2. 译文解析 - 在秀江桥下
西湖歌送友 君不见,西湖流水碧于玉,莎草如烟绕湖绿。 西泠桥边花正开,落花片片随风来。 木兰艇子蜻蛉尾,擢入花间三十里。 垆头少妇调银筝,娇歌一曲最有情。 当窗卷却青绡幕,花香水气传歌声。 行人日午相倚听,劝尽丝绳双玉瓶。 仙郎家近西湖住,暂假南行赋归去。 燕台日落风凄凄,道旁相逢惜解携。 羡君南行向湖堤,向湖堤,策马蹄。 湖水平,湖草齐。 【注释】 君:对朋友的敬称。见:同“鉴”,看见
诗句原文: 苏小门前杨柳新,西林桥下水粼粼。 琵琶只在盲婆手,不见西湖愁杀人。 译文诠释: 苏小门旁的柳树刚刚吐绿,西林桥下的水面波光粼粼。 琵琶女只弹奏给瞎子听,但看不见西湖的愁苦足以致命。 注释解析: - 苏小门: 指古代著名的女子苏小小所居住的地方,这里代指西湖边的某个著名景点或建筑。 - 杨柳新: “杨柳”通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此处形容春日里柳树的新绿。 - 西林桥:
西湖竹枝词 其十六 买得甘瓜又买齑,莫道甘苦不相宜。 前山空有胭脂岭,不上唇来那得知。 西湖竹枝词 其十六 【序】 《西湖竹枝词》是南宋时期诗人黄公望所作,以描写西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的诗作。该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西湖的美丽和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注释】 1. 甘瓜:甜瓜。 2. 齑:一种调料,由盐和醋混合而成。 3. 胭脂岭
湖头阑干一样铺,湖上一色好当垆。莫寻桥畔红阑子,只认门前白项乌。 这首诗是《西湖竹枝词》中的第十一首,由元代诗人杨维祯所作。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当地的民风民俗,通过对湖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第一句“湖头阑干一样铺”,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湖头的景象,仿佛可以看到湖边的栏杆如同棋盘般整齐地铺展开来。这里的“一样铺”不仅形容了栏杆的布局
石新妇在钓渔矶,桃花为面竹为衣。 面上桃花有时落,湖边望郎何日归。 注释:在西湖的一个钓鱼小岛上居住着一位名为石新妇的女子,她的面容像桃花一样美丽,穿着用竹子编织的衣服。她的面容时而绽放,时而凋零,就像桃花的盛开和凋零一样。我每天都在湖边眺望着远方,期待着她能早日归来。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诗作,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西湖的自然之美。诗人以石新妇的形象作为引子
阿侬不上采菱船,只买白藕种红莲。 莲花有心长得藕,藕根无心长得莲。 注释: - 阿侬:这里指的诗人自己,或者泛指那些不参与采菱的人。 - 上采菱船:指的是古代女子在采菱时乘坐的船,是一种水上劳动的工具。 - 只买白藕种红莲:诗人选择购买白藕来种植,而不是直接去市场上购买红莲。 - 莲花有心长得藕,藕根无心长得莲:这里的莲花和荷叶的生长是相互依赖的,而荷花的种子(藕)则是由荷叶包裹生长出来的。
诗句:青骢油壁漫相寻,只在前山松树林。 注释:青色的马(青骢)身上涂着油膏,在道路上来回寻找,只为了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找到她。 译文:青色的马身上涂着油膏,在道路上来回寻找,只为了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找到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青骢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它在寻找一个特定的人。这个特定的人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这首诗通过色彩、光影等元素,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同时
注释:湖边堤上,风一吹便生起波澜,女儿们沿着堤路行走。她们走到堤上,想回去,但可惜绿草紧紧地抱着裙子的腰身。 赏析:这首《西湖竹枝词·其十七》是一首描绘女性春游西湖景色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女子在湖堤上行走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女子的娇媚形象。其中"可怜绿草抱裙腰"一句更是妙笔生花,将女子与自然景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本事诗十首 丹唐拜轮是我师,才如江海命如丝 朱弦休为佳人绝,孤愤酸情欲语谁? 这首诗是苏曼殊的《本事诗十首·选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析和翻译,并附上相应的赏析。 “丹唐拜轮是我师,才如江海命如丝。”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他将自己视为老师,以老师的身份去学习、去进步,这种精神非常值得赞扬。同时
解析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某个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情感。下面是诗句的逐句解释及其对应的译文: 1. 桃腮檀口坐吹笙 - 描述一位女子(可能是诗人所爱之人)拥有桃花般红润的脸颊和檀木般的嘴唇,静静地坐着吹奏笙。 - 桃腮:指的是女子的脸庞,桃花般美丽。 - 檀口:形容女子的嘴唇,檀木制成的口哨。 - 坐吹笙:坐在一边吹奏着笙,动作优雅。 2. 春水难量旧恨盈 -
诗句原文: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翻译赏析: 春天的雨落在楼头,那尺八箫声悠扬,何时能回到浙江去看那潮水涌动的景象。 穿着破旧的鞋子,带着一个破碎的钵子,没有人认识我是谁,我已经走过了无数樱花盛开的桥梁。 注释关键词: - 春雨楼头:描绘了一个充满春意的画面,楼头的春雨如丝般细密。 - 尺八箫:尺八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乐器,这里指代诗人吹奏乐器的场景
淡扫蛾眉朝画师,同心华髻结青丝。 一杯颜色和双泪,写就梨花付与谁? 注释: 1. 淡扫蛾眉朝画师:形容女子眉毛被轻描淡写地修饰得恰到好处,如同朝拜画师般恭敬。蛾眉是指细长而弯曲的眉毛,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眉毛既纤细又美丽。 2. 同心华髻结青丝:形容女子的头发被编成整齐的同心结,发丝如青丝般顺滑。同心表示头发编成圆形,象征着团结一心、和睦相处的美好寓意。 3. 一杯颜色和双泪
诗句输出:收拾禅心侍镜台,沾泥残絮有沉哀。 译文注释: - 收拾禅心:指的是整理内心的杂念,以禅宗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 - 侍镜台:指在镜子前照看自己的面容,比喻自我反省或反思。 - 沾泥残絮:形容环境艰苦或生活艰难,残花败柳。 - 有沉哀:表示悲伤、哀愁的情绪。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生活中遭遇困难和挫折后的感慨之情。"收拾禅心"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和调整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的前两句是写郑公石,也就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的纪念性建筑“三忠祠”所在地,诗人站在三忠祠前,远望中原。后两句则是诗人遥指三忠祠,遥望中原的所感。诗人用“袈裟和泪伏碑前”一句,写出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许多汉人都纷纷来台湾定居的历史事实。 【答案】 谒平户延平诞生处 ——在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的纪念性建筑“三忠祠”所在地。 行人遥指郑公石 ——诗人站在三忠祠前,遥望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