笳鼓声销战气收,金山无恙出中流。
江光自上南朝寺,春色遥连北固楼。
飞鸟回翔来去客,浮云变灭古今愁。
旧人不识岩前路,载酒聊从步屟游。
金山赏析
金山,一个位于长江中流的壮丽岛屿,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竞相描绘之地。王安石的《金山》便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江流之上、金山脚下的迷人画卷。
“笳鼓声销战气收,金山无恙出中流。” 这两句诗开篇即点明金山地势的险要,以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古代,金山常常是战略要塞,笳鼓之声代表着战争的紧张与激烈,而战气的消散则预示着和平的到来。金山依旧屹立于中流,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江光自上南朝寺,春色遥连北固楼。” 诗人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化景点的交融,勾勒出了一个既古朴又生动的画面。江光从高处洒下,照亮了南朝的古寺,春色则远远地延伸至北固楼上,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的美妙意境。
“飞鸟回翔来去客,浮云变灭古今愁。” 此句展现了金山作为观鸟和赏景之地的自然美。飞鸟穿梭于山林之间,如同诗人的思绪自由飞翔;浮云变幻无常,象征着世间的喜乐与忧愁。金山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历史和文化的交汇处。
“旧人不识岩前路,载酒聊从步屟游。”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那些曾经来到金山的人,如今都已离去,留下的只是诗人独自一人漫步在岩石前的小路上,品味着过往的时光与回忆。
这首诗以金山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化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感。它不仅仅是对金山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考和领悟。金山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