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枯自回春,心空岂滞境。
灵溪虽湛然,不拒花枝影。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常见题型包括:理解诗句的内容,赏析手法和炼字,评价情感与意境等。解答此类试题时,要逐句分析诗中表现的情感,然后概括作答。

(1)

“树枯自回春”的意思是:树木枯槁了,但春天又回到了它的身边。这一句运用反衬的修辞手法,将“枯”“春”对立起来,突出了春天到来的生机与活力。

(2)

“心空岂滞境”,意思是:心若没有杂念,哪里会有境界上的滞留?这一句用设问的形式表达出作者对于“心”的感悟,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

(3)

“灵溪虽湛然,不拒花枝影”,意思是:清澈的溪水即使湛然,也不拒绝花枝的影子。这一句运用拟人化的表达方法,写出了溪水的清澈透明,也表现出作者对于自然的喜爱之情。

(4)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

【答案】

色空无碍颂

树枯自回春,心空岂滞境。

灵溪虽湛然,不拒花枝影。

赏析:

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春天景象。第一句“树枯自回春”用反衬手法,写出了春天的到来使枯木重新发芽生长,体现了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循环无穷的特点。第二句写“心空”。心若不为名利所困,不为物欲所累,则可以像流水一样,随遇而安。第三句写溪水。溪水虽然清澈见底,但它并不拒绝任何影子,说明溪水之澄澈并非因外物之阻碍,而是它自身的本性。

最后两句点题,指出春天到来,万物复苏,自然界充满了生气勃勃的气息,人们的心灵也会随之开朗、明朗起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