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得沩山牯,林闲任自然。
身毛亦将白,鼻孔也曾穿。
牧笛斜阳里,闲情野水边。
一犁微雨足,不负祖翁田。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牛的诗,通过描绘牛在沩山水边的悠闲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识得沩山牯 - 这句表明了诗人已经认识并理解了这个被称为”沩山牯”的牛。”牯”是一种公牛,在中国文化中常用来指代牛。
  2. 林闲任自然 - 牛在森林中随意地生活,不受约束,反映了一种自然的、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
  3. 身毛亦将白 - 随着年龄的增长,牛的身体上的毛发将会变白。这象征着时间的力量和生命的流逝。
  4. 鼻孔也曾穿 - 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牛鼻孔的形状,像是被针穿过一样,暗示了牛鼻孔的大小和形状。
  5. 牧笛斜阳里 - 夕阳下的牧笛声,为宁静的乡村生活增添了一抹温馨的色彩。
  6. 闲情野水边 - 在野外的水边,享受着宁静和自由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
  7. 一犁微雨足 - 即使是小小的雨,也能满足耕种的需求,暗示了农民对大自然的依赖和感激。
  8. 不负祖翁田 - 通过辛勤的耕种,不辜负祖辈留给他的田地,体现了对家族责任和传统的尊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沩山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自然、自由的生活方式。诗人通过对牛的各种生活细节的观察,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识得沩山牯”、“林闲任自然”、“身毛亦将白”等词语,都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生活情趣。同时,诗中的“牧笛斜阳里”、“一犁微雨足”等场景,也让人感受到田园生活的宁静和美好。整首诗简洁明了,寓意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态度的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