櫩榜松风字,崇祯御笔留。
龙宾犹拱护,燕雀解啁啾。
内使开黄帕,遗民泣白头。
图书满天府,零落更谁收。

【注释】

烈皇帝:指明末崇祯帝,即朱由检。顾苓(1587-1646),字文子,号东园,浙江海宁人。崇祯十七年(1644)任礼部主事,因忤权臣温体仁,被劾罢归。遗民:亡国之民,特指明朝遗民。黄帕:黄色的诏书。零落:残破、散落。收:收拾。

【译文】

松风二字是崇祯帝御笔写的,我在某司得到这副对联,就将它挂在我的书斋中。

櫩榜松风字,崇祯御笔留。

这是说,在松木匾额上题写了“松风”两个字,是崇祯帝御笔所留。

龙宾犹拱护,燕雀解啁啾。

这是说,就像龙王宾客一样,仍然受到保护;就像燕子和麻雀一样,依然可以自由地鸣叫。

内使开黄帕,遗民泣白头。

这是说,宦官打开了黄缎包裹的诏书,而那些失国的遗民们则痛哭流涕,头发都白了。

图书满天府,零落更谁收。

这是说,朝廷的藏书满布于各府,如今却四处散落、零落不堪,又该由谁来收拾呢?

【赏析】

此诗首句“松风”乃崇祯帝御笔所书。崇祯帝在位时,国事日非,民不聊生。他深知自己无力挽救颓势,便把希望寄托在死后,希望自己的灵魂能升天而去,以期来世再续前缘。所以,他在死前写下了“松风”两字,意寓“升天而去”。但崇祯帝的遗愿并未实现,不久便被清兵所灭。顾苓得之某司香遂揭于斋中,就是将这两字裱好挂于自己的书斋中。

颔联写自己与遗民们同悲共悼之情。“犹”字表明遗民们对崇祯帝仍存有期望之心;“解”字表明遗民们已放下了一切,只是尽情地悲哭而已。

颈联写自己对宦官们的行为深感愤慨。宦官们打开黄缎包裹的诏书,实际上是要挟持崇祯帝的遗命,逼迫遗民们顺从他们的意愿,投降清朝。遗民们对此深恶痛绝,他们痛哭流涕,头发都白了。

尾联写自己对朝廷藏书的命运深感忧心。朝廷的藏书满布于各府,如今却四处散落、零落不堪,又该由谁来收拾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