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角北风凉,双旌入大梁。
十年悲瓠子,万马散敖仓。
少府新沈璧,中原古战场。
君行能卧治,未许薄淮阳。
诗句及译文
诗句
鼓角北风凉,双旌入大梁。
十年悲瓠子,万马散敖仓。
少府新沉璧,中原古战场。
君行能卧治,未许薄淮阳。
译文
在鼓角与北风的凉爽中,双旌旗飘扬进入大梁城。
十年里悲哀瓠子河,万马奔腾散在敖仓旁。
少府新近沉下美玉璧,中原曾是古战场的战场。
你出行能治理好国家,不答应去薄淮阳之地。
注释
- 鼓角:指军号声,常用来象征战争的紧张气氛。
- 北风凉:天气寒冷,象征着艰苦的环境或挑战。
- 双旌:古代官员出行时使用的两种旗帜,此处指沈绎堂编修的身份和地位。
- 大梁:这里指的是大梁城,即今天的开封市,历史上是重要的军事和政治中心。
- 悲瓠子:指瓠子河(今黄河下游)发生的水灾,常因战争导致民众哀叹。
- 万马散敖仓:形容战后马匹散落在敖仓周围,意味着战乱之后的荒凉景象。
- 少府新沉璧:少府是指负责国家财政和资源的部门,沉璧则指将美玉沉入水中,比喻国家的宝藏被掠夺。
- 中原古战场:中原地区曾是古代多个政权争夺的重要地带,也是许多历史事件的舞台。
- 君行能卧治:指你能够治理好国家,这里的“卧治”意指深居简出,静心治国。
- 未许薄淮阳:表示不允许你去淮阳(今河南省淮阳县)这样的地方,暗示对地方的不满或担忧。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顾大申对友人迁任大梁城(今河南开封)的祝福与关切。诗中通过描绘大梁城的冷清、水灾后的凄凉以及战乱后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治理国家的信心和期待,希望他能在新的岗位上为国家带来和平与发展。此外,诗中的“卧治”一词,也体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期望——他应该像古代贤人那样,静心治理国家,避免过度干预,以实现国家的长远利益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