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收秦鹿,秋风万里心。
悲歌谁掩泣,壮士已成禽。
井邑新丰旧,龙蛇大泽深。
残碑埋野戍,雪后此登临。

【注释】

一剑收秦鹿:以一柄宝剑收服了秦地的鹿群。收,收服;秦,秦地;鹿群,指秦地的百姓。

秋风万里心:秋风传遍万里大地,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

悲歌谁掩泣:谁在悲伤中掩口哭泣?

壮士已成禽:壮士已变成了被猎取的对象。禽,指被猎取的鸟兽,这里泛指被俘获或杀害的人。

井邑新丰旧:新丰和旧井邑是相邻的地方。井邑,古代小城或居民区;新丰,地名;旧,指过去的朝代。

龙蛇大泽深: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龙蛇,这里比喻险要的地形;大泽,指广阔的平原;深,指地形险要。

残碑埋野戍:残破的石碑埋藏在荒废的军营之中。野戍,指边远的城堡或哨所。

雪后此登临:在雪后的清晨登上这高高的山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安史之乱爆发前写的一首咏怀诗。当时诗人因直言犯上,被贬为道州司马。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全诗以“雪后登歌风台”为题,通过描绘歌风台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首联“一剑收秦鹿,秋风万里心。”描绘出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人用一柄宝剑收服了秦地的鹿群,象征着诗人以一己之力平定天下,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秋风万里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里的“秋风”不仅是指自然环境,还暗含着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担忧。

颔联“悲歌谁掩泣,壮士已成禽。”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悲痛之情。诗人用悲歌来掩盖自己的哭泣,表现出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无奈。而“壮士已成禽”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担忧。这里的“成禽”既指成为俘虏被杀,也暗示了自己可能面临的危险与困境。

颈联“井邑新丰旧,龙蛇大泽深。”则描绘出一幅广袤无垠的土地图景。诗人以“新丰”和“旧井邑”分别代表不同的地区,既展现了地域的差异性,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叹。同时,“龙蛇大泽深”则形象地描述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尾联“残碑埋野戍,雪后此登临。”则是诗人在面对国家危难时,仍然坚持信念、勇往直前的象征。诗人在雪后的清晨登上高高的山峰,眺望远方的家乡和亲人。这里的“残碑”既指历史的遗迹,也象征着曾经的辉煌不再;“野戍”则暗示了战争的威胁与危险。然而,尽管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诗人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的忧虑以及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痛苦的厌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