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沟二月袅鸦黄,扬州人到长杨。丝丝缕缕画柔肠。瘦得神伤。
春色隋堤一片,绣帘香粉千行。相逢飞絮已池塘。误却风光。
注释:
金沟:指京城长安的北门。二月:春季,这里指春天。袅鸦黄:形容色彩鲜艳。扬州人到长杨:扬州人在长杨宫里游玩。丝丝缕缕画柔肠:形容柳条细细长长的,像柔软的丝带一样。瘦得神伤:形容柳条因风大而变得消瘦,使人感到惋惜。春色隋堤一片:形容春色覆盖整个隋堤。绣帘香粉千行:形容隋堤上到处都是绣着精美图案的帘子和飘洒的香粉。相逢飞絮已池塘:形容柳絮在空中飞舞,落在池塘中。误却风光:形容柳絮使春天的景色变得不再美好。
赏析:
《画堂春 · 和青若赠杨枝韵》是一首咏物词,以“杨柳”为主题,描写了春风吹拂下的柳枝随风飘舞的景象。全词通过对柳枝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句“金沟二月袅烟黄,扬州人到长杨”,描绘了京城长安北门二月时的景色,烟雾缭绕,仿佛是黄色的烟,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这里用“袅烟黄”来形容烟雾的颜色和形态,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接着,“扬州人到长杨”则是指扬州人在长杨宫里游玩的情景,这里的“长杨”指的是古代皇宫中的一座楼阁,象征着繁荣和富丽。
第二句“丝丝缕缕画柔肠,瘦得神伤”,进一步描绘了柳枝的特点。这里的“丝丝缕缕”形容柳条细长而柔韧,如同画笔勾勒出的线条一般;“画柔肠”则是指柳枝像柔软的肠子一样,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接着,“瘦得神伤”则是指柳枝因为风大而变得消瘦,使人感到惋惜。这里的“神伤”表达了柳树被风吹得憔悴的样子,让人心生怜悯之情。
第三句“春色隋堤一片,绣帘香粉千行”,进一步描绘了春色在隋堤上的美景。这里的“隋堤”指的是隋朝时期修建的一条河堤,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痕迹。春天的阳光下,隋堤上布满了盛开的花朵,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象。同时,“绣帘香粉千行”则是指隋堤上的绣帘和飘洒的香粉,增添了几分浪漫和雅致的气息。
第四句“相逢飞絮已池塘,误却风光”,则是说柳絮在空中飞舞,落在池塘中,给春天的风景添上了一层美丽的色彩。这里的“相逢”表达了柳絮与春风相遇的情景;“已池塘”则是指柳絮已经落到池塘中;“误却风光”则是指这些柳絮使得春天的景色变得更加迷人了。这里的“误却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柳絮的喜爱之情,觉得它们为春天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韵味。
整首词通过对杨柳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大自然的魅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之中。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