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底,乱蛩啼遍小阑干。月阴云净天宽。立尽梧桐影里,深草露华寒。听哀音几处,痛哭中元。
蒿灯细然。荡万点、小金丸。看到香消火灭,过眼浮烟。秋风庭院,破尘梦、清磬一声圆。南窗下、剪烛更阑。

【注释】:

望月婆罗门引中元步月:中元即七月十五日,为道教所奉祀的地官诞辰,民间有祭祖、拜鬼之俗。“望月”是说在中元之夜抬头望月。“婆罗门”指婆罗门教,即印度教。“南窗下、剪烛更阑”:意思是说在中秋之夜,在南方的窗户下,点起蜡烛,一直到夜深人静时,才剪去蜡烛,进入梦乡。

【赏析】:

这是一首咏中元节之夜赏月怀古之作。

诗一开始写秋夜明月高悬,天清云净,诗人立于小桥之上,仰首望月,耳畔传来了阵阵蟋蟀叫声。接着写秋虫鸣叫不已,月色如洗。“月阴云净天宽”,写出了诗人对中元之夜月色的赞美之情。

接着诗人以梧桐影里,深草露华,暗示了时间之长,而以听哀音几处,痛哭中元,表达了内心的悲凉之意。

后四句写诗人独自在庭院中,秋风扫过,落叶纷飞,只有那一盏蒿灯在燃烧,发出点点光亮,而那金丸般的火星,随着蒿灯的微光,逐渐消失。这几句诗,将中元之夜的寂静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

最后四句,写诗人在南窗下,用剪刀轻轻剪掉蜡烛的蜡芯,然后静静地进入了梦乡。这一细节,既表现出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精神,也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中元之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思考。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