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榻花关,记当日、轻涂嫩洒。曾有个、蛾眉蝉鬓,低头深拜。捧砚焚香舒小影,为他题咏增慷慨。猛回头、早是廿年前,真堪骇。
清扬句,今犹在。繁华梦,今难再。破丹青留得,文魔笔债。光景尽随流水去,江山原是桑田海。算百年、三万六千场,休惊怪。

【注释】

廿:二十年。题小影:题写肖像画的小照。

绣榻:绣着花纹的床。花关:花饰,指屏风上的花鸟图。轻涂嫩洒:轻描淡抹,轻轻洒染。蛾眉蝉鬓:《西京杂记》卷五载:“武帝时,宫人有堕眉者,帝加其鬟为“却月”,所以谓之“蝉鬓”。蛾眉:细长弯曲的眉毛,古代用以比喻美女。

香:指墨香。舒:展开。

文魔笔债:以文章之才作为债主。笔:指毛笔。

光景:光阴,时间。

江山原是桑田海:意谓江山变化无常,如沧海桑田。桑田,泛指陆地变成水泽或变为高台、山丘等大的变化。

三万六千场:指一生经历的世事。

休惊怪:不要吃惊。

【赏析】

这是一首感慨人生、抒发壮志的咏物抒怀诗。诗人借题小照而感叹岁月流逝,表达了自己对美好青春年华逝去的感慨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决心。

全词可分为三层。上片开头两句写当年与画像题字的情景。“绣榻花关”四字,描绘出一幅清雅宜人的室内环境。“曾有个”、“蛾眉蝉鬓”四句,回忆当年题写画像时的情景。“蛾眉”句,形容女子容貌之美;“蝉鬓”句,用“蝉鬓”比喻女子的发式。两句连用两个典故,说明当年的主人公是一位绝代佳人。“捧砚焚香舒小影,为他题咏增慷慨。”两句写诗人当年题写画像的情景。“猛回头”四句,由眼前的景象生发出对过去岁月的追忆。“猛回头”三字,既写出了诗人回首往事时的心情,又表现了时间飞逝的迅速。“廿年前”句,回忆当时题写画像的情景,并暗点诗题中的“廿前”,“真堪骇”一句,感叹如今已过了二十多年的光阴,真是令人惊讶不已!“清扬句,今犹在”二句,回忆当年题写的诗作,并赞叹这些诗句至今仍然传颂不衰。“繁华梦,今难再”二句,抒发了人生如梦幻泡影的慨叹,同时表现出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这两句既是对过去生活的总结,又是对未来人生的憧憬。

下片开头两句,承上启下,从对过去生活的感慨中转入对未来人生的信心。“破丹青”,指画家挥毫泼墨,画出了人物的形象。“文魔笔债”四字,表明诗人以文章之才作为债主,要求画家履行画工应尽的职责。“光景尽随流水去”二句,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宇宙万物的变迁和人类生命的有限。这里,作者把个人的生命同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自己要为国立功的愿望。“算百年”四句,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肯定与评价。诗人认为,虽然自己的一生经历了许多风雨磨难,但在国家危难之际仍能挺身而出为国家效力。这一百多年来,经历了多少朝代的兴替更迭,也经历过多少世事的浮沉变幻,但只要国家还存在,人民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那么自己的生命就有意义,就应该继续努力奋斗下去。最后两句,诗人再次表达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休惊怪”四句,意思是说不要为此感到吃惊和奇怪。这里的“休惊怪”并不是说要掩饰自己的内心感受,而是希望人们不要因此而怀疑自己的能力。诗人相信,只要自己始终保持信心和决心,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和挑战,取得成功和胜利。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含蓄,充分显示了诗人豪迈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