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九峰道,风轻三泖间。
流水澹无极,白云时出山。
缘念浮家客,高风不可攀。
支颐听渔唱,孤艇放歌还。
吴淞泛舟遂抵云间
日上九峰道,风轻三泖间。
流水澹无极,白云时出山。
注释:登上九峰,太阳照耀着道路;在轻风的吹拂中,三泖之间的水流很平静。
缘念浮家客,高风不可攀。
注释:因为怀念那漂泊在外的人,所以欣赏着那高洁而不可企及的风。
支颐听渔唱,孤艇放歌还。
注释:靠在船头听着渔夫的歌声,独自一人在船上放声高歌。
日上九峰道,风轻三泖间。
流水澹无极,白云时出山。
缘念浮家客,高风不可攀。
支颐听渔唱,孤艇放歌还。
吴淞泛舟遂抵云间
日上九峰道,风轻三泖间。
流水澹无极,白云时出山。
注释:登上九峰,太阳照耀着道路;在轻风的吹拂中,三泖之间的水流很平静。
缘念浮家客,高风不可攀。
注释:因为怀念那漂泊在外的人,所以欣赏着那高洁而不可企及的风。
支颐听渔唱,孤艇放歌还。
注释:靠在船头听着渔夫的歌声,独自一人在船上放声高歌。
诗的逐句释义 1. 喧者勿喧,歌者勿歌。 - 注释:不要因为周围人都在喧闹而继续歌唱。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公共场合应保持低调,避免不必要的噪音和喧嚣,体现了一种对环境的敏感与尊重。 2. 呜呼我哀,我哀奈何? - 注释:唉,我真悲伤,我该如何面对这种悲伤? - 赏析:通过使用重复的感叹词“呜呼”,加强了情感的表达,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极度痛苦与无奈。 3. 父知儿寒,母知儿饥。
【注释】 西涧赴山:从西边的水涧前往山中。云罩:云雾缭绕。憩:休息。天香禅刹:指天香寺。 晴翠浓诸峰:晴朗的阳光照耀着浓密的群山。丹崖:红色崖壁。朝雾:早晨的薄雾。了了青芙蓉:清晰的青芙蓉花。 寻溪背初旭:在溪边寻找朝阳初升的地方。初旭:太阳刚刚升起。入谷闻惊风:进入山谷,听见有风吹过的声音。 半岭生飞烟:半山上飘起一缕缕轻烟。忽没岩边松:忽然间消失在岩边的松树后面。 仰睇辨莲宇
雉朝飞,其羽灼灼。 雉鸡清晨飞翔,羽毛光彩耀眼。 雌前跳,子后跃。 雌雉在前欢蹦乱跳,小雉在其后欢快地跳跃。 于田于薄,是饮是啄,我弗如尔行乐。 我在田地间觅食寻水,而你们则自由自在地嬉戏游玩。 尔乐我哀,朝行出游,日暮独归。 你快乐而我内心忧愁,早晨一同出外游玩,傍晚独自归来。 独归兮心悲,群嗷嗷兮夜饥。 独自一人归来,心中充满了悲伤;周围同伴们嗷嗷直叫,夜晚饥饿难忍。 我无术兮哺儿
临江楼 亦知非故土,扶杖且登楼。 落日万古色,长江千里秋。 浮云蔽楚望,朔气老边州。 无限关心事,凭栏起暮愁。 注释: 1. 亦知非故土:也知道自己不是家乡的土地。 2. 扶杖:扶着手杖。 3. 落日:夕阳。 4. 万古色:永恒的色彩。 5. 浮云蔽楚望:浮云遮住了楚地的希望或眺望。 6. 朔气老边州:北方的寒风吹老了边境的州郡。 7. 关心事:挂念的事情或心事。 8. 凭栏起暮愁
【注释】 青浦:今上海青浦区。 理棹投暮烟:整理船桨,投入暮色中。 馀晖黯遥巘(yǎn):晚霞的余晖映照着远处的山峰。 轻舸寻归流:轻轻的船只追寻着流水的方向。 空波肆怡衍(chán):空旷的水波荡漾着。 野风送香气:野外的风吹送来阵阵花香。 浩露滴微泫(xuàn):细密的露珠滴滴落下。 重叠林景昏:树林中的景色显得模糊不清。 微茫峰色浅:远处的山峦在雾气中变得朦胧而浅薄。 远火辨孤城
【解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试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掌握诗歌内容和技巧的基本能力。首先要认真阅读所给的诗句,然后结合注释,把握大意,再进行翻译。 “由天香行药西盘初入山口”:由天香路开始行走,药丸刚进入山口。 “岩秀澄孤怀,趣途意先往”:岩中秀美,清冷孤寂,我怀着一种急切的心情前行。 “理策遵回蹊,空林得樵响”:整理好马鞭,沿着回山小道前行,听见了空林中有樵夫砍柴的声音。 “幽棕眷岑寂
朝往香山 清晨我前往香山, 梦中听到钟声如鱼清。 撩起裳衣月亮在房梁, 洗手洗脚辞别精庐, 山中的僧人出来送行。 苔藓覆盖的鞋子湿润, 昨天夜里知道露水重。 乱石间的泉水听上去失了踪, 溪涧中石头的冰层还留着痕迹。 岩石上长满了清凉的青草, 逼人寒意让人欲穿胸衿。 太阳升起照进幽深的山谷, 山鸟发出新鸣的声音。 微风吹动空中的翠绿, 流云消散岩洞中。 深深怀念烧芋的人, 隔山传来清诵的声音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应的诗句,并体会诗歌的内容情感。 “庭树响忽振,天涯知已秋”,庭院里的树木在秋风的作用下突然发出响声。诗人站在高桥之上,远远望去,看到天边的景象也似乎知道已是深秋。这两句写景,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庭树”即庭树,“秋”指深秋,“响”即声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的《中元旧县驿夜歌》,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去年南顿月之日,白六来闻我母卒。惊回泪断哭无声,仰睇皇天白日失。 去年(去年,指上一年)南顿的月亮之夜,我的好友白六来找我,听到我父亲去世的消息。他震惊地返回家中,眼泪流尽而哭泣也无声响。抬头仰望天空,明亮的月亮不见了。 仓卒翻疑前月书,书上平安谁所笔。怜儿或恐儿心伤,儿归更绕何人膝。 突然之间,我怀疑上个月收到的信是假的
车遥遥篇 车遥遥,遥遥入烟雾。马不肯停,车不肯住。触石折轴,车轮无声。 注释:车行在遥远的路上,烟雾缭绕中显得朦胧不清。马不愿意停下,车也不愿意停歇。石头撞击着车轮,使车轴折断了,车轮没有声音。 译文:车行在遥远的路上,烟雾缭绕中显得朦胧不清。马不愿意停下,车也不愿意停歇。石头撞击着车轮,使车轴折断了,车轮没有声音。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应的诗句,并体会诗歌的内容情感。 “庭树响忽振,天涯知已秋”,庭院里的树木在秋风的作用下突然发出响声。诗人站在高桥之上,远远望去,看到天边的景象也似乎知道已是深秋。这两句写景,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庭树”即庭树,“秋”指深秋,“响”即声音
【注释】客:指戍边的士兵。念:怀念。夕波:黄昏的江面。秋浦:泛指深秋时节。蹉跎:失意,不得志。 【赏析】这是一首写戍边士兵思乡怀归之情的诗。首二句写景,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三、四两句写情,抒写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在戍边时的寂寞惆怅;五六两句是诗人自问自答,表达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状和悲凉的心境;最后两句写想象中的戍楼月夜,抒发了戍楼中孤寂无眠的心情。全诗意境凄清,感情沉郁,语言朴实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大意,抓住关键词句分析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的情感分析即可。注意要结合诗句中的意象来赏析。如“云影度银浦”写景,写出秋天的傍晚,天空中浮云飘过,仿佛渡过了银色的河浦;“幽人眷良夜”,诗人怀念友人,思念良宵。 【答案】 (1)西堂秋夕:秋日的傍晚,在西堂上观赏风景(或:秋日的夜晚,在西堂上赏景)。西堂:古代帝王
【注释】 木落:树木落叶。 画角哀:画角声悲凉。 霜浓野阔一登台:霜浓,指天降霜。野阔,原野开阔。一登台,登上观象台。 云旗:云彩飘扬的旗帜。 桑干:河名,源出山西宁武县境内,北流经大同市入内蒙古大青山。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南渤海中。 黑水:即黑水河,源出青海省玛多县,东北流至甘肃白银市,注入黄河。遐封:远扬。禹迹:指夏禹治水的功绩。 金方:指北方边地。借箸:指韩信善用兵,能任将帅之职
【诗句解释】: 1. 严飙吹雪满西山,原野苍茫积素间。 - 注释:严飙是指寒冷的北风。吹雪满西山,形容冬天的山被雪花覆盖。原野苍茫指的是广阔的原野上草木不生,一片荒凉的景象。积素间,可能是“积霜”的意思,意味着天气十分寒冷。 2. 钲鼓一军劳挽粟,风沙十月忆当关。 - 注释:钲鼓是指古代军队中用来报警和指挥的乐器,这里指军队中的鼓声。一军劳挽粟,意指整个军队都在辛勤工作,用粮食来养活自己
【注释】 澹:淡,这里指烟雾。荒草:荒芜的草地。足吾庐:足够我居住的地方。 日隐孤城:太阳隐去而孤城依旧。叹索居:感叹自己独处异乡。 紫阁:指皇宫中的楼阁。惊独雁:因夜深人静,听到一只雁鸣,感到惊异。双鱼:梦中所见到的两个鱼形之物。宋玉微辞:宋玉《高唐赋》中写楚怀王与巫山神女幽会的故事,后用来比喻微薄的官位和贫苦的生活。著书:写作。 邴生:即“邴原”。东汉初年著名清官和学者。薄宦:地位卑下